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有哪些方法?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有哪些方法?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阅读完,希望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
借款费用的会计分录
(1)借:银行存款2000000
贷:长期借款2000000
(2)第一年末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2000000*8%)160000
贷:应付利息160000
(3)18个月减去12个月(1年)等于6个月(半年)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2000000*8%/2)80000
贷:应付利息80000
(4)18个月后,可以使用了
借:财务费用80000
贷:应付利息80000
(5)到期,还本付息
借:长期借款2000000
应付利息320000
贷:银行存款2320000
拓展资料:
借款费用的确认
借款费用的确认,主要解决是将每期发生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还是将每期借款费用费用化的问题。
借款费用资本化,就是要将企业在购建资产过程中因使用借款而发生的相关费用在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以前计入资产的成本。借款费用费用化,就是将因借款而发生的相关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新借款费用准则》第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应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从这一规定不难看出,借款费用确认的关键是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包括借款范围、资产范围和时间范围等。
(一)借款范围。
借款范围是指借款费用可予以资本化的借款的范围。借款费用可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仅限于专门借款和为购建或生产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资产所占用的一般借款。不包括其他借款,如流动资金借款。
(二)资产范围。
资产范围是指借款费用可予以资产化的资产的范围。借款费用可予以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只限于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购建或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不包括无形资产、对外投资以及生产周期较短(一年以内)的其他存货等资产。
(三)时间范围。
即借款费用资产化的期间范围。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期间,是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间到停止资产化的时间,其中还应扣除暂停资本化的期间。
这里包括三个时间要素,即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间、暂停资本化期间、终止资本化时间。
借款费用如何写会计分录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中由于资金不足等情况时,一般会选择向银行借款,所产生的借款费用可以计入财务费用科目核算,具体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借款费用的会计分录
一、专门借款
(1)资本化期间
借:在建工程
应收利息/银行存款
贷:应付利息
(2)暂停资本化期间
借:财务费用
应收利息(银行存款)
贷:应付利息
二、一般借款
(1)资本化期间
借:在建工程
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2)暂停资本化期间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什么是应收利息?
应收利息是指短期债券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这部分应收利息不计入短期债券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中。但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尚未到期的债券利息,则计入短期债券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中不需要单独核算的部分。
什么是应付利息?
应付利息是指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本科目可按存款人或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财务费用是什么?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具体项目有:利息净支出(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差额)、汇兑净损失(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的差额)、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发生的其他费用等。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关于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有哪些方法?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