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跌价准备如何进行核算?
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存货跌价准备如何进行核算?这个问题,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存货跌价准备如何计提
“材料成本差异”和“存货跌价准备”这两个科目都是属于资产类的x0dx0a“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入库材料发生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超支差异)借记“材料成本差异”,货记“材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节约差异)作相反的会计分录。月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超支差异,贷方余额,反映库存材料的节约差异。x0dx0a“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用来核算企业确认或转回的跌价准备。资产负债日,存贷发生减值的,按存贷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以后又得到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存贷跌价准备。 x0dx0ax0dx0a给你举个例子,比如你购买了100元的存货,就是说你这个存货的成本是100,正常情况下,你是在把存货销售出去时,把这100的成本转到损益中去(即记入主营业务成本),现在你在某一期期末预计存货发生了减值20,这时候,你计提 20的存货跌价准备,同时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这个处理实际上就是说,你提前把20的成本转到损益中去了(通过资产减值损失),因此,等到你销售存货的时候,就只应该再把剩下的80的成本转到损益中,怎么体现呢?x0dx0a其实就是,先做分录:x0dx0a借:主营业务成本100x0dx0a贷:库存商品100x0dx0a从这笔分录看,你前后合计,多转了20的成本到损益中,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来调整(这就是所谓的备抵科目的意义),即做分录:x0dx0a借:存货跌价准备 20x0dx0a贷:主营业务成本 20x0dx0a经过这笔分录后,这批存货的成本100,不多不少恰好全部转到损益中了。x0dx0ax0dx0a再看看“资产减值损失”,顾名思义,它反映的是资产发生减值时所形成的损失,因此只有在资产发生减值时(也就是计提减值准备或跌价准备时)才用到,或者在某些资产价值回升时(转回减值准备或跌价准备)才用到。x0dx0a而你出售商品,与商品发生减值或减值回升是两码事,所以在出售存货时,结转存货跌价准备,与资产减值损失没有关系。x0dx0a注意结转存货跌价准备与转回存货跌价准备意思是不一样的。 x0dx0ax0dx0a提减值准备的时候一般在会计期末,参照你给的资料应该这样吧:x0dx0a会计期末减值测试时:x0dx0a借:资产减值损失 3200x0dx0a贷:存货跌价准备 3200 x0dx0a出售的时候:x0dx0a取得收入:x0dx0a借:现金或者银行存款 702x0dx0a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x0dx0a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102x0dx0a结转成本,同时把跌价准备转出x0dx0a借:主营业务成本 3800x0dx0a贷:库存商品 3800x0dx0a借:存货跌价准备 3200x0dx0a贷:主营业务成本 3200x0dx0a
如何进行企业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发生减值的,按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企业已经计提了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存货跌价准备如何进行核算?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内容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再来本站了解知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