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提高固定资产盘点效率?
今天周边号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企业如何提高固定资产盘点效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固定资产盘点怎么盘点
如果行政人员、IT人员、财务人员想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就离不开有利的固定资产管理工具。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方位、可靠、高效的动态管理模式,帮助企业实现固定资产的信息化、规范化和规范化管理。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和库存的效率,使固定资产管理和库存变得容易和准确。那么如何盘点固定资产呢?
盘点前进行沟通
1.与企业沟通,至少提前一天按照相关格式要求制作固定资产或库存清单,同时协商确认清单方法、清单计划、清单范围、重点清单和抽盘规则。
2.盘点前,审计人员应向项目经理汇报盘点计划,项目组经理应协调安排人员参与现场或远程盘点。
确定抽样规则
1.重大金额+固定间隔抽样:重大金额(建议单项金额大于总数的5%)固定资产。库存应进行盘点,并采用固定间隔(建议每10个盘点1个)进行盘点。
2.金额比例:固定资产盘点金额应覆盖60%以上;库存盘点金额应覆盖30%以上。
3.抽样规则:盘点抽样比例和覆盖比例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规则由审计人员与企业协商确定。
盘点记录
1.盘点表中应逐行记录实际盘点数量,资产存在瑕疵。长期存放未使用。报废等情况,应记录相应情况。
2.拍照要求:
(1)使用今天的水印相机软件拍摄所有存货。固定资产存放区域应连续拍摄;
(2)重大存货或固定资产应正面拍照;
(3)有标签、编码、铭牌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应拍照。
(4)使用称重或其他计量器具进行盘点的,应同时拍摄计量器具的实际结果。
3.照片目录:每个固定资产。打印存货照片后,右上角用圆珠笔标记相应盘点表中的序号,作为盘点表的附件。
4、部分库存采用远程盘点,必要时审计人员应采用微信视频连接,远程参与盘点过程。
盘点差异和异常处理
盘点结束后,应及时盘点差异,找出原因,逐项或分类说明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支持依据,如报废审批表、出入库单据等。如果差异金额较大,且确认找不到原因,则应作为盘盈或盘亏处理,并进行审计调整。
盘点表的签名和盖章
盘点表应由盘点人和财务主管签字确认,首页应加盖公章和骑缝章。
盘点表样式
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数据自动生成报表,用户可以直接导出就可以。
固定资产如何管理、盘点
行政行家统一计划,分头行动,统一指挥
区域统筹性的固资盘点因为涉及到多点多地同时进行盘点,其特点是,范围大、颗粒度小、时间要求严格、总部统一管控,分散执行。因此在传统模式下,没有信息化处理盘点任务的手段,工作会非常耗时耗力。
行政行家固资管理模型提出的“统一计划,分头行动”的管理策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第一:统一计划
行政行家要求管理者首先制定详细的盘点计划,规定好需要盘点的地区范围、资产范围、责任人等,然后再由系统在指定时刻统一触发不同层级、不同范围的盘点工单,并自动下发。
第二:分头行动
此时,多位接到工单的负责人会收到由其负责的、在此次计划之内的盘点任务。随后配合基于空间的快速固资盘点,即可迅速完成盘点任务。
第三:统一指挥
总部实时监督查看工单执行情况、固资盘点进度、盘点结果。随时发起多轮复查、抽查等操作。随时导出盘点报告。提高效率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准确性,降低了管理难度。
使用超高频技术,轻松急速盘点
资产盘点作为固资管理的重点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固资管理者工作的难题所在。尤其资产数量大,分布广的情况下,总部统一规划和推动的统筹盘点工作,更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仍然停留在以传统固资管理系统为工具的阶段的企业来说,盘点仍然需要大量依靠人力,成本之高可见一斑。
行政行家超高频急速盘点技术,使用超高频标签标记固定资产,在固资盘点时使用智能扫描终端进行“散步式”盘点。配合先进智能的终端App,自动完成核对确认等重复性工作,可快速完成大范围的统筹盘点。能够极大提升盘点效率,降低人力、物力成本,是解决固资盘点难题的绝佳方案。
同时,超高频固资管理技术依靠其快速盘点能力,可以进行小范围频繁盘点,结合以空间为管理单元的固资管理模式,以计划性的快速小范围盘点,监测资产的异常变动,即可实现对固定资产的,经济实用的精细化管理。
自助盘点——让信息多跑路,人员少跑腿
对于分布范围广,各点所分布的固定资产数量又较少的情况。如果使用传统的固定资产盘点手段的“查看,登记”的策略,对盘点人员来说,是非常大的工作量。
行政行家提供的固定资产自助盘点功能,让资产使用者在盘点任务刚刚开始,即可接到自助盘点任务的通知。通过登录小程序,扫码,拍照,一键上传,即可完成名下资产的盘点,且盘点结果真实可靠,让盘点工作的执行难度大大降低。真正实现了“信息多跑路,人员少跑腿”。
化解账实不符,解决后顾之忧
传统的固定资产概念来源于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的判定通常按照采购价格来判定:超过2000元即可划定为固定资产,不足两千者作为办公家具或易耗品管理。
但实际的固资管理工作中,我们通常把能够长期反复使用的物品都作为固定资产来管理。比如办公家具,通常单价较低,但能够长期反复使用,应作为固定资产纳入管理。
这就导致了可能出现的账实不符问题。因为以上的管理策略所产生的记录,与财务系统的记账并非一对一关系,因此单个低值固定资产的报损、报废等信息,通常难以反馈到财务系统中。而这就为将来的审计工作买下隐患。
行政行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引入了“财务资产”的概念,在财务资产与实物资产之间建立强连接,能够在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始终维持账实互通。
例如:财务记账中将200把椅子作为一条记录登记;这条记录将作为“财务资产”被同步到行政行家固资管理系统中;管理人员可以在这条“财务资产”下,添加200条椅子的实物固定资产记录。
财务记账与固定资产登记之间的强连接,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账实不符难题得到解决,解除了盘点工作的后顾之忧。
信息化最重要的意义,是在统一行动时,很好地解决了沟通和信息传递的困难。
好了,关于企业如何提高固定资产盘点效率?的内容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