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施存在哪些难点?
大家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施存在哪些难点?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施存在哪些难点?的知识,下面我们开始吧!
会计集中核算中存在哪些问题
会计集中核算制存在的问题如下所示:
会计集中核算制这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尽管新闻媒体、会计理论、具体操作部门以及纪检、监察和财政等职能部门都给予了肯定,但作为实践产物的会计集中核算制总是滞后于实践本身的发展,在实践中暴露出来一定的局限性,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1.会计监督工作存在盲点。会计集中核算形式下,会计人员脱离了各委派单位的实际业务工作,很难详细了解情况;一个核算人员又同时负责多个单位账务,无力全局掌握每个单位业务细节,行使会计监督的职能有一定难度。具体说,核算站实行大厅式作业和核算站办公的工作模式,单位计划买什么,花多少钱,是否真正产生这项经济业务,单位在没有去核算站报账前,会计人员一无所知。会计人员对单位资金的使用,只能在单位来核算站报账时进行监督。这种监督只能称做事后监督。目前核算站己经实行了会计电算化,要做到账证、账账和账表三个一致很容易。如果三者不一致,微机就不执行下一个程序,并且电脑还会自动给操作者以提示。而要做到账实相符,则相当困难。单位报账时,会计人员只能根据单位报来的单据是否合法来判断。只要单据合法有效,不管单据上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会计必须办理报销业务。所以说,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信息的质量得不到制度上的充分保证。
2.不能完全堵塞经费支出漏洞。节约财政支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出发点。核算站由于对单位的经济业务缺乏必要的了解,对单位报来的票据只能从两个方面进行监督审核:一是看有没有单位领导的签字,是否与预留核算站的印鉴相符;二是看单位拿来的票据是否合格。这种监督审核,实质上只能做到以单据论单据。如果上面两点都符合要求,即使单位用合法的票据套取现金,核算站也无法控制,不合理支出不会减少,漏洞不能完全堵塞,腐败行为照样发生。核算站设备购置费、正常运转费和业务单位各种凭证资料的购置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3.核算中心人员少,工作量大。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由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统一核算账户,集中办理资金收付,各单位的财务工作主要都集中在会计核算中心。从目前各地会计核算中心的运行情况来看,都普遍存在着核算中心人员少、工作量过大,报账员在核算站报账等候时间较长,部分单位领导不够理解,从而使单位与委派会计之间造成一些矛盾,特别是核算业务量较大的核算中心,这些矛盾更加突出。
4.核算中心制度建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会计核算中心成立时间较短,各项规章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不断发展的业务要求,某些方面已经制约了会计业务的发展,主要表现有:一是核算中心职能定位与会计人员职责定位衔接不紧。核算与监督、管理与服务是会计核算中心的基本职能,究竟谁是第一位谁是第二位,实践过程中,会计人员履行职责时常处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二是会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会计人员坚持制度和原则的底气不足。三是控制会计人员的岗位风险缺乏长效机制。
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最困难的地方是什么
会计集中核算在规范会计核算行为、防止单位乱收乱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会计集中核算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一、会计监督职能大大弱化,核算中心成了记账机器。一名会计人员往往要兼记多个单位账务,少则两三个,多则四五个,甚至更多。会计人员常年在核算中心上班,不参与有关单位内部工作或管理,对各单位的业务事项知道甚少或根本不知道。记账人员对各单位报来的发票只要手续齐全就予入账,无法判断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监督职能无法发挥。
二、由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致使部分单位开具虚假发票套取资金或部分收入不报账实行体外循环。有些单位不合理开支无法向核算中心报账,就想方设法开具虚假发票套取资金,且屡屡得逞。有些单位收入项目繁多,为了省去报账的繁琐手续,干脆把部分收入不入账,在单位内部坐收坐支。
三、专项资金不能专款专用。大部分单位都有专项资金,但核算中心人员对专项资金具体用途不能准确地把握,往往造成专款不能专用,致使资金使用效益较差,甚至发生挥霍浪费现象。
四、往来款项不能及时清理。由于核算中心人员对各单位情况了解较少,加之部分单位又不能及时报账,有的往来款项挂了一年又一年,年复日久变成了呆账死账,最终予以核销,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五、会计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实物资产不能进行定期清理盘点,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核算中心人少事多,对各单位实物资产不能进行定期清查盘点,部分单位实物短少又不能及时向核算中心报账,导致账实不符,会计账务失去了监督牵制作用。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施存在哪些难点?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内容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再来本站了解知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