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涵盖时间是什么?
如果您还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涵盖时间是什么?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我为大家分享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什么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它包括哪几类如何区分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它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调整和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非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包括会计年度终了和中期会计期间终了(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每年的12月31日;期中资产负债表日是指每个会计期中期末。例如,提供半年度财务报告时,资产负债表日期为当年的6月30日。这里的财务报告是指提供给外界的财务报告,不包括提供给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的内部报告。财务报告批准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的日期。
包括:正资产负债表一般有两种格式:报告资产负债表和账户资产负债表。
1.报告资产负债表具有上下结构,资产列在上半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列在下半部。
2.账户资产负债表有左右结构,资产列在左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列在右边。
区别:
1.不同的间隔。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的根本区别在于资产负债表日前事项是否已经存在。
2.不同的会计处理。调整项目是公司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和调整,就像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项目一样。这里的财务报表是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一般不会调整。但是,当资产负债表日之后的事项被判断为非调整事项时,我们一般不做会计处理,因为根据定义,该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不存在,因此不影响过去一年的资产负债表项目。
拓展资料:
1、分类: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调整和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非调整。调整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相关信息,并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新的或者进一步的证据,表明基于资产负债表日现有情况的财务报告不再可靠,资产负债表日反映的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应当根据新的证据进行调整的事项。
2、非调整事项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不存在,但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或存在的事项。这些事项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的存在,但如果不加以说明,就会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的估计和决策。
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和非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分别指什么啊
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资产负债表日次日起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止的一段时间。如上市公司要求4月30日前必须报出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就是12月31日-4月30日。
非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是指正式报出报表后到下一个资产负债表日前的期间。
资产负债表日就是出资产负债表的当日,一般指会计期末12月31日。由于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报表日数据是此前经济业务的最后体现。有的公司因特殊需要并不一定确定月末或年末是资产负债表日。报表年度因公司和地区不同也不一定确认12月31日为年度资产负债表日。
扩展资料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通常包括以下事项。
诉论案件结案,对已经存在的现时义务有了最新证据,可能需要重新调整之前的预计负债,也可能证据确凿后,需要冲掉之前的预计负债金额而重新确定为一项新的负债。
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了新的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取得证据,调整之前资产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等情况。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发现了之前的差错或舞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负债表日
好了,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涵盖时间是什么?的内容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