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在内部审计中承担哪些职责?
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出纳在内部审计中承担哪些职责?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纳员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出纳员岗位职责的具体内容如下:
1、货币资金核算:
(1)办理现金收付,严格按规定收付款项。
(2)办理银行结算,规范使用支票,严格控制签发空白支票。
(3)登记日记账,保证日清月结。根据已经办理完毕的收付款凭证,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结出余额。
(4)保管库存现金,保管有价证券。对于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要确保其安全和完整无缺。
(5)保管有关印章,登记注销支票。
(6)复核收入凭证,办理销售结算。
2、往来结算:
(1)办理往来结算,建立清算制度。
(2)核算其他往来款项,防止坏账损失。
3、工资结算:
(1)执行工资计划,监督工资使用。
(2)审核工资单据,发放工资奖金。
(3)负责工资核算,提供工资数据。按照工资总额的组成和工资的领取对象,进行明细核算。根据管理部门的要求,编制有关工资总额报表。
扩展资料
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财会法规,出纳员具有以下职责:
1、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出纳员应严格遵守现金开支范围,非现金结算范围不得用现金收付;遵守库存现金限额,超限额的现金按规定及时送存银行;现金管理要做到日清月结,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每日下班前应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查对;银行存款账与银行对账单也要及时核对,如有不符,应立即通知银行调整。
2、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办理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时,要严格审核有关原始凭证,再据以编制收付款凭证,然后根据编制的收付款凭证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结出余额。
3、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和结汇、购汇制度的规定及有关批件,办理外汇出纳业务。外汇出纳业务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外汇出纳也越来越重要。出纳人员应熟悉国家外汇管理制度,及时办理结汇、购汇、付汇;避免国家外汇损失。
4、掌握银行存款余额,不准签发空头支票,不准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为其它单位办理结算。这是出纳员必须遵守的一条纪律,也是防止经济犯罪、维护经济秩序的重要方面。出纳员应严格支票和银行账户的使用和管理,从出纳这个岗位上堵塞结算漏洞。
5、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如券、债券、股票等)的安全与完整。要建立适合本单位情况的现金和有价证券保管责任制,如发生短缺,属于出纳员责任的要进行赔偿。
6、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印章、空白票据的安全保管十分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因丢失印章和空白票据给单位带来经济损失的不乏其例。对此,出纳员必须高度重视,建立严格的管理办法。通常,单位财务公章和出纳员名章要实行分管,交由出纳员保管的出纳印章要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各种票据要办理领用和注销手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纳员
出纳能兼任内部审计人员吗
出纳岗位与内部审计岗位的性质与职责截然不同,因此出纳人员不宜兼任内部审计人员。
出纳作为单位财务部门的一个独立岗位,其职责主要在于管理单位的现金、银行存款等流动资产,进行日常的收支结算,确保资金安全和财务记录的准确性。这一岗位的执行需要对财务知识有专业、深入的理解,以确保财务操作的合规性和高效性。出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财务制度,以保证单位的财务活动有序、合法进行。
相反,内部审计岗位则专注于财务审计,其职责在于对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与评估,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合规性,以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严格的独立性,以客观、公正地审视财务活动,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完善。
两者的独立性要求意味着出纳和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职责时,应保持清晰的界限,避免利益冲突和潜在的不公。出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接触到单位的敏感财务信息,而内部审计人员则需要从客观立场出发,对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的审视。如果两者混同,可能会导致审计过程的公正性受损,影响审计结果的可信度。
因此,为保证财务工作的专业性和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单位应遵循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明确出纳与内部审计岗位的职责分工,确保两者在不同领域内独立、高效地执行各自的任务,以促进单位财务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
关于出纳在内部审计中承担哪些职责?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