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公积投入资金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
大家好,资本公积投入资金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资本公积投入资金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的知识,下面我们开始吧!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股本溢价或者接受捐赠等因素所形成的公积金,称为资本公积。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时,怎么做会计分录?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会计分录
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的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所占份额,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时,应当冲减资本公积,其具体的分录为:
借: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贷:实收资本(股本)
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区别
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都是所有者权益的科目,区别在于实收资本是公司成立时候各股东投入的资金而资本公积是运营过程中积攒的。
实收资本是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它是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的来源,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资本公积是与企业收益无关而与资本相关的贷项。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
什么是资本溢价?
资本溢价是指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者交付的出资额大于按合同、协议所规定的出资比例计算的部分,是资本公积金的组成之一。有限责任公司在创立时,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都作为资本金记入“实收资本”。
非股份有限公司接受投资者投入资产的金额超过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通过“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核算。
股份有限公司在按面值发行股票的情况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应全部作为股本处理;在溢价发行股票的情况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等于股票面值的部分作为股本处理,超出股票面值的溢价收入应作为股本溢价处理。
将资本公积转作资本金如何做会计分录
借:实收资本
贷:资本公积
【例】甲、乙、丙三人共同投资设立A有限责任公司,原注册资本为4000000元,甲、乙、丙分别出资500000元、2000000元和1500000元。为扩大经营规模,经批准,A公司注册资本扩大为5000000元,甲、乙、丙按照原出资比例分别追加投资125000元、500000元和375000元。因扩大经营规模需要,经批准,A公司按原出资比例将资本公积1000000元转增资本. A公司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本公积 1000000
贷:实收资本——甲 125000
——乙 500000
——丙 375000
本例中,资本公积1000000元按原出资比例转增实收资本,因此,A公司应分别按照125000元、500000元和375000元的金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中甲、乙、丙明细分类账.
内容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关于资本公积投入资金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的分享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