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验收入库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材料验收入库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阅读完,希望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
材料验收入库,如何做会计分录
材料验收入库如何写会计分录?
企业购买材料,要对所购买的材料进行验收,比如材料的种类,数量以及质量是否准确,之后仓库人员还要开具入库单,那么材料验收入库时应如何做会计分录?
材料验收入库会计分录
1.采用实际成本法入账
采购材料时:
借:在途物资
贷:银行存款
经过仓库验收合格后,开具入库单,发票也已经收到: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2.采用计划成本法入账
发票与材料同时到(发票已到材料未到):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同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
材料已到,月末发票账单未到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注:下月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
采用计划成本法的好处是可以看出材料成本是超支还是节约,差异在借方,说明超支;在贷方,说明节约。这样企业以后可以适时调整,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购入材料验收入库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企业购买的材料,将其验收入库时,一般通过设置原材料科目进行处理。相应的会计分录应如何编制?
购入材料验收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已付、托收承付)/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应付票据(商业汇票)
货款已经支付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款付+货未到)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验收入库后: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款未付+货到)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月末仍未收到单据时,材料按暂估价值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红字冲销原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金额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金额红字)
后收到发票账单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收到材料并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补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原材料的入账成本有哪些?
原材料的入账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运输费、相关税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和虽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原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原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材料验收入库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2、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3、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原材料即原料和材料。一般指来自矿业和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产品;材料(processed material)一般指经过一些加工的原料。举例来讲,林业生产的原木属于原料,将原木加工为木板,就变成了材料。但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对原料和材料的划分不一定清晰,所以一般用原材料一词来统称。
扩展资料:
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二)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三)生产经营领用材料,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出售材料结转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还应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参考资料:原材料-百度百科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