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程序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内部控制程序的具体步骤是什么?这个问题,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内部控制的程序包括
1、授权控制
授权控制是指企业各级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和批准,才能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未经授权和批准,这些人员就不允许接触这些业务,这一控制方式使每一个过程、环节责任、权利明确,使某些事件在发生时就得到了控制。
授权控制要求规定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同时也要求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所承担的责任,使他们对自己的业务处理行为负责。
2、分工控制
分工控制是指对于相关的职务,必须进行分工负责,不能由一个人同时包办兼任。这一控制制度使经济业务在处理时,有关人员能够互相制约、相互监督。
3、业务记录控制
业务记录控制是指在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记录时,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及时和正确。
4、财产安全控制制度
财产安全控制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
5、书面文件控制
书面文件控制是指在业务处理过程中,把企业对于经营管理的要求,有关注意事项等制成书面文件、规章制度,下发给各级工作人员,或悬挂在办公室、仓库等公众场合。
6、人员素质控制
人员素质控制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保证企业各级人员具有与他们所负责的工作相适应的素质,从而保证业务工作的质量。
扩展资料
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
(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部控制
简述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
简述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如下:
1、企业通常授权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其他专门机构作为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2、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方案,经董事会批准后实施。评价工作方案既可以全面评价为主,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重点评价的方式。
3、内部控制评价部门根据经批准的评价方案,挑选具备独立性、业务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的人员组成评价工作组,具体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4、评价工作组将评价结果及现场评价报告向被评价单位进行通报,由被评价单位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后,提交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部门。
5、内部控制评价部门汇总各评价工作组的评价结果,对工作组现场初步认定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全面复核,判定缺陷等级。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