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兑换损益怎么计算?
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外币兑换损益怎么计算?这个问题,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汇兑损益怎么计算
期末汇兑损益=(上期末外币账户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发生额)*期末汇率-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发生额。
此处外币账户余额是指用外币的计算的账户余额。比如银行存款 100(美元)
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余额是指用报表本位币,比如银行存款 100*8=800(人名币)
举个例子应收账款上期2008年末余额100美元,08.12.31.汇率 8,2009.12.31汇率 9,
09年发生应收账款借方10美元,即期汇率8.5
应收账款汇兑损益=(100+10)*9-(100*8+10*8.5)出来正负代表汇兑收益损失。
扩展资料:
汇兑损益亦称汇兑差额,就是由于汇率的浮动所产生的结果。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
简单地讲,汇兑损益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
分类
(一)按业务归属划分
企业经营期间正常发生的汇兑损益,根据产生的业务,一般,可划分为四种:
1、交易损益
在发生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业务时,因收回或偿付债权、债务而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交易外币汇兑损益”;
2、兑换损益
在发生外币与记账本位币,或一种外币与另一种外币进行兑换时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兑换外币汇兑损益”;
3、调整损益
在现行汇率制下,会计期末将所有外币性债权、债务和外币性货币资金账户,按期末社会公认的汇率进行调整而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调整外币汇兑损益”;
4、换算损益
会计期末为了合并会计报表或为了重新修正会计记录和重编会计报表,而把外币计量单位的金额转化为记账本位币计量单位的金额,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换算外币汇兑损益”。
怎么计算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的计算涉及两种情况:一是外汇兑换过程中的汇率变动,二是持有外币资产或负债时因汇率波动导致的价值变化。要理解如何计算,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1.逐笔核算法:对货币性外币账户中的每一笔交易进行单独计算,关注汇率变动带来的价值增减。公式为:汇兑损益=(期初外币金额×(期末汇率-期初汇率))+(本期增加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汇率))-(本期减少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汇率))。正收益表示资产账户的收益,负债账户的损失,反之则反。
2.综合差额法:首先确定账户期末余额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然后与业务发生时汇率折算的金额进行对比。公式为:汇兑损益=(外币账户期末余额×期末汇率)-(期初外币金额×期初汇率+本期增加金额×业务汇率-本期减少金额×业务汇率)。同理,正收益代表资产收益,负债损失。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关键是追踪汇率变化对货币价值的影响,以确定汇兑损益的最终结果。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