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会计资讯

融资策略的选择与实例分析

如果您还对融资策略的选择与实例分析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我为大家分享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风险管理方面的论文案例分析范文(2)

风险管理论文篇三

《企业风险管理创新与中国海油自保公司案例研究》

自保公司作为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创新的重要工具,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国际上的研究机构及自保公司行业对于自保公司的发展所做的大量研究相比,中国企业对设立和运用自保公司进行风险管理的研究非常缺乏。由于缺乏自保公司的行业数据、实际经验和其他相关信息,国内研究主要还停留在基本理论的阐述上,缺乏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无法深入。本文将结合目前中国境内企业设立的唯一一家自保公司——中海石油保险有限公司的实际案例来分析企业如何运用自保公司进行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与自保公司

企业的生产经营因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而存在风险,即存在着经营结果的不确定性。这些风险广泛分布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和各流程。企业的风险管理,应包括风险的辨识、评估、防范和控制,是防范这些风险的理念、措施、行为的集合。按照亚洲风险管理协会(AARCM)的定义,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在实现未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试图将各类不确定因素产生的结果控制在预期可接受范围内的方法和过程,以确保和促进组织的总体利益的实现。

一般而言,风险管理有五种方式:回避、转移、减少、保留和利用。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当外部的风险转移方式无法满足或者无法完全满足企业风险管理的需要时,企业会寻求自保,即不通过传统保险而由企业自身对风险进行控制和转移。自保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风险全部自留、建立风险基金、提取风险准备、安排“股东保单”、进行风险融资以及设立自保公司等。其中,自保公司是以成立商业保险公司的方式来为企业风险管理服务,在实践中受到企业的欢迎。

自保公司是指一个由非保险公司拥有的真正的保险或者再保险公司,其主要业务是对其母公司或者关联公司的风险进行承保或者再保险①。自保公司是在企业风险管理创新中产生的一种典型的非传统风险转移工具,称为Alternative Risk Transfer(简称ART)。自保公司的出现改变了企业传统的风险转移模式(见图1)。

母公司的风险转移策略可以通过自保公司与国际保险市场的直接接触而得到更好的贯彻。自保公司也通过参与这一风险转移流程而获得收益,包括获得承和保费现金收益。

当然,自保公司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一般而言,设立和运作自保公司要考虑风险单位是否符合大数法则,保费规模是否足够应付运营成本以及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是否成熟等诸多因素。

二、全球自保公司的发展情况

全球第一家自保公司——凤凰保险公司②成立于18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的跨国企业开始成立自保公司,到2004年,全球自保公司数量已经达到4800余家,保费规模达到560亿美元。自保公司行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领域,其主要分布情况见表1。

全球500强企业的80%都拥有自保公司。设立自保公司的著名企业也分布于全球各地。表2列举了全球主要的设立自保公司的母公司情况。另外也有很多的组织、协会以及连锁企业等设立自保公司。

三、自保公司的作用

自保公司在企业实际运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直接与保险市场联系的专业渠道

自保公司的角色非常特殊,它一方面是执行集团风险管理策略的工具,同时也是一个商业保险公司,它在母公司集团(往往是非保险类企业)和商业保险市场之间具有共性,产生交集(见图2)。

由于自保公司在市场上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因此非常容易被商业保险市场所熟悉和接受,尤其是专业的再保险公司。自保公司与商业保险市场取得直接联系后,可以最快获得保险市场的最新动态和信息,对于企业制定合适的风险管理策略非常重要。事实上,很多自保公司的管理顾问公司会在每年末做一份针对市场情况和企业经营的风险管理策略建议,并向自保公司的母公司进行报告。

2.全球化风险管理的工具

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跨国集团而言,自保公司在其全球化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体现。

第一种方式是,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项目进行统筹保险安排并参与风险管理。第二种方式是,实现企业制定的全球风险管理策略。作为一个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有项目的跨国公司,当企业对这些项目安排保险的时候,会受到各国保险监管和法律规定的限制。自保公司作为再保险公司则可以很正当地参与到其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中去,了解其风险转移的策略以及项目运作的信息。

3.为母公司减少保费成本

自保公司的参与一方面可减少支付给商业保险公司的佣金支出,可通过与国际再保险市场的谈判,获得优惠的再保险条件,从而降低再保险保费支出,减少母公司集团的总体保费成本。

自保公司如果可以直接出具保单,则可以减少支付给商业保险公司的管理费用开支。一般而言,自保公司的管理费用支出不会超过总保费的20%,换言之,保费收入的80%可以用于真实的索赔支出。

自保公司如果不可以直接出具保单,则可以利用长期稳固的再保险安排渠道增加与传统保险公司的谈判能力,降低手续费,从而降低摩擦性成本。

4.建立风险储备基金

母公司可以通过自保公司建立长期的风险储备基金来应对长期的风险。虽然商业保险公司也会建立风险储备基金,但由于它并非承保一家的风险,因此风险基金并不一定可以保证用在本公司的风险上。自保公司承保母公司的风险,可以保证风险储备基金使用渠道的专门性,并且方便快捷。这种风险储备基金可以表现为风险储备或者累计利润。相对于建立内部安全基金而言,这是从母公司系统内转出而以商业化的方式合理存在的真金白银,随时可用来弥补可能发生的损失。

5.获得更多的承保能力

自保公司为母公司的保险提供新承保能力,使母公司增加风险转移的宽度和深度。

自保公司的承保能力受到投入资本的限制,但自保公司的承保政策要比商业保险公司宽松,并且许多自保公司的管理公司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再保险安排项目来充分利用其承保能力。例如自保公司监管机构只要求单一最大风险单位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5%,中国海油自保公司在遵从这一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安排母公司的多个保险项目。

6.减少商业保险循环周期对企业保费成本的波动影响

费率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保险标的风险的大小。保险费率水平会随着损失记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经常性和规律性的波动,形成循环周期。因此,企业单纯运用传统方式购买保险来转移风险,保险的成本就不可避免地随之波动,这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而言是不利因素。自保公司的参与则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种波动。自保公司承保一定的风险,通过稳定该部分的承保价格来增加成本的刚性,从而使得企业的保费成本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7.增加母公司集团盈利能力

自保公司通过参与保险安排获得佣金收入、保费收入和现金收益。自保公司因为向国际再保险市场转移风险而从再保险公司获取佣金收入;通过自留母公司的风险而获得相应的保费收入;通过各种投资手段获得承保收入的现金收益。自保公司的佣金、保费收入和现金收益最终将形成利润在报表中反映出来,也会反映在母公司整体的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中。

8.获得更宽泛的风险转移条件

不同资产、不同项目、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保险条款都会不一样,甚至保单文字都不一样。尽管如此,母公司仍可以通过其自保公司在全球的保险合约对转移自留部分的风险提供更为宽泛、更具有灵活性的保障条款。例如,公司甲通过其自保公司的保险合约购买了限额为1亿美元的一揽子第三者责任保险,则这一保障适用于其母公司所有通过自保公司安排的项目。对于任何一个新增加的投保项目,都可以自动获得这一保障。

9.为母公司无法在商业保险市场转移的风险提供保障

一个企业会根据其风险管理的策略将不愿意承担的风险转移到商业保险市场上去。但有些风险却是不可保的。有可能是因为市场上不提供这种保险产品,或者市场上可以提供这种保险产品,但所要求的保费成本又超过了公司愿意或者能够承担的限度,或者市场上可以提供这种保险产品,但并没有100%的承保能力支持,或者市场上能为这种保险产品提供的承保能力是不可靠或者不稳定的。中国海油自保公司在风险转移的过程中遇到类似的问题,例如安排井喷控制保险和井下工具保险。自保公司在对此类风险进行转移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承保了“不可保”的风险。

四、中国海油自保公司案例研究

中国企业设立自保公司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中国境内尚未对自保公司有明确的监管规定,而是最近的自保公司注册地。2000年8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在设立自保公司,公司全称“中海石油保险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NOOC Insurance Limited,以下简称CIL)。CIL最初资本金为200万港元,这是对设立自保公司的最低资本金要求。

中国海油是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油化工化肥、天然气及发电、综合服务、金融服务六大良性互动的产业板块,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企业集团③。中国海油所从事的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通常需要在国际能源保险市场安排保险,以转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巨大风险。企业每年需支付5亿元人民币左右的保费,且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保费水平还在不断提高。

CIL在成立初期,由于自身承保能力低,商业保险市场提供的保险条件好,因此只是对母公司——中国海油的部分保险业务安排转分保,收取佣金,自留比例很小。

2001年“9·11”事件之后,国际能源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萎缩(见表3),中国海油同其他公司一样,面临保费成本大幅增加,保险保障范围却不断减少的境遇。免赔额水平从25万美元增加到100万美元,同时费率还上涨了25%。尤其是海上钻井所需购买的井喷控制保险,费率由4美元/英尺甚至增加到90美元/英尺。保费成本占总钻井成本的比例高达10%,远高于“9·11”之前1%的水平。

1.根据市场变化,调整风险管理策略与经营策略

在保险市场承保能力急剧变化的形势下,中国海油审时度势,重新测算自留风险的大小,根据保险市场变化,做出了如下的风险管理策略调整。

1)对于油田财产保险项目,在当前的免赔额水平和费率水平下,赔付率将大大降低,CIL可以根据自身承保能力适当自留。

2)对于钻井保险项目,由于市场费率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公司所能承受的成本范围,此风险属于不可保风险。因此,在对该种风险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CIL可以根据自身的承保能力,大比例自留风险,并收取合理水平的保费,通过长期的承保策略来降低巨灾风险的影响。

3)对于建造项目,鉴于风险较大,自保公司应谨慎自留风险。

4)随着公司发展步伐的加大,CIL应尽快参与到合资合作项目的保险安排中去,为母公司的全球化风险管理策略服务。

针对母公司调整后的风险管理策略,CIL对自身的经营策略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1)CIL以转分保或者风险自留的方式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母公司的项目中去,成为母公司风险管理的一个专业平台。

2)对于油田财产保险项目,CIL考虑小比例风险自留,对转移到国际再保险市场的风险收取一定的佣金。

3)对于建造项目,CIL考虑小比例自留或者全部转分保到国际再保险市场,同时收取一定的佣金。

4)对于钻井保险项目,CIL自留大部分的风险,以较低的费率水平来收取保费。同时规定赔付限额,将巨灾风险的影响最小化。

5)CIL参与到中国海油大型合作项目的保险安排中,不以获取保费或者转分保佣金为目的,而主要是通过CIL将这些项目的保险安排纳入中国海油的整体风险管理体系中,为今后中国海油做好全球风险管理策略和保险筹划做好准备。

6)自保公司利用自身的资源与出单公司进行谈判,将一般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收取的10%~20%的管理费控制在5%左右,降低了公司的保费成本。

经过4年时间,CIL的保费收入规模由最初的1000万港元增加到5亿港元,资本金也增加到2亿港元。资本金的增加使得CIL的承保能力不断增加,从而更加有效地执行了母公司的策略。

2.借鉴国外经验,重视战略与管理,使CIL获得快速发展

总结 CIL快速发展的经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中国海油非常重视风险管理,为CIL的成立提供了战略准备和管理基础

中国海油从事的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和生产活动,属于高风险行业。中国海油从成立之初就很注重风险管理,为财产和项目购买保险以转移风险。企业内部不断完善的风险管理理念为自保公司的成立做好了战略准备。

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设立专门的岗位,贯彻风险管理策略并授权处理保险业务。公司制定了专门管理法规对公司风险管理策略和保险政策进行明确规定。职能的统一和明确也为自保公司的成立和运作提供了组织和管理基础。

(2)长期与外国油公司合作的历史,为中国海油自保公司的成立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

中国海油自1982年成立以来,就与壳牌、BP、雪佛龙、丹文、哈斯基(Husky)、阿莫科等国际大石油公司合作。在合作中,外国石油公司按照惯例,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等项目都提出要购买保险并写入石油合同。例如,对油田财产一定要进行投保,并要求购买免赔额为5000万美元的包括油污责任在内的第三者责任险。中国海油在对外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在风险管理理念方面逐步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外国油公司经常利用自保公司来进行风险管理,它们也愿意合作方的自保公司参与。这些为中国海油成立并运作自己的自保公司提供了借鉴。

(3)中国海油较早进行风险集中管理,成立内部风险管理公司,为自保公司的顺利运作提供了条件

在中国海油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的初期,外国石油公司是作业者,按照石油合同规定,所有的保险由作业者安排。随着中国海油逐渐成为作业者以及自营油田的出现,中国海油开始接手保险安排,并于1993年后逐步实现集中管理。风险的集中管理为中国海油建立整体风险管理策略提供了前提条件。

1994年,中国海油成立内部风险管理公司,对投保的保费进行内部统一核算,进行模拟化商业运作。这些有益的尝试为自保公司的产生和运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4)中国海油接触国际保险和再保险市场,为设立自保公司提供了信息和经验

中国海油从1993年开始正式接触国际再保险市场,包括知名的国际再保险公司和国际再保险顾问,这些再保险公司和保险顾问给中国海油带来了最新的国际保险市场的信息。尤其是国际保险顾问,如怡安、达信等,本身也是全球最大的自保公司管理机构,它们对自保公司的运作流程非常熟悉,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为中国海油自保公司的成立提供了很多咨询服务。怡安保险顾问公司更是一手促成了CIL在的设立。

(5)国际保险市场持续坚挺,为自保公司快速发展创造了契机

根据国际保险市场的统计结果,1970年以来,国际上的巨灾事件尤其是自然灾害不断增加,在2001-2005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些损失导致国际市场的保费水平居高不下(见图3)。在这种情况下,自保公司的收益水平也自然水涨船高。

虽然中国海油自保公司还是一个年轻的公司,但其今天的成就,是与中国海油20多年的努力分不开的。在中国海油不断向中下游和海外拓展业务的大背景下,自保公司也将配合母公司发展的需要,不断解决经营中面临的许多新问题,继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PARKINSON J R. Captives& captive management for practitioners andowners. UK: Key Haven Publications PLC,2002.

[2] KENDALL R. Risk management for executives. UK: Pitman Publishing, 1998.

[3] WONG C. Bullish in China[J].Monthly Journal of Global REinsurance,2003(10), 56-60.

[4] BI survey(N).Business Insurance, 2003(10).

[5] BI survey(N).Business Insurance, 2005(9).

[6]张洪涛.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R].2004中国保险发展报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7]张洪涛,郑功成,主编.保险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施绪金.中国企业自保发展趋势及建议[R].2004中国保险发展报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闫东玲.我国发展专业自保公司的几点思考[J]南开经济研究,2005(2).

[10]徐涟漪.自保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模式的选择[N].中国保险报, 2006-03-10.

[11]王清寰.企业可保风险管理模式及中海油实例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1.风险管理论文案例分析

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论文案例分析

3.风险管理论文案例

4.风险管理论文精选范文

5.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精选

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的开题报告

XX科技大学XX学院 11届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某企业筹资方式的调查研究

学生姓名 XX专业工商管理(会计学)学号 XXXXXXXXXX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企业筹资方式包括股权筹资、债券筹资、借款筹资、商业信用、国家投资、补偿贸易、租赁筹资、联营筹资等。筹资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经营模式以及重大经营决策的选择。因此适当的筹资方式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达到理想的生产环境。

通过对某企业筹资方式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其筹资方式及带来的影响,从而得出企业的资本结构、财务风险等经济指标,并判断其合理性。根据所得出的分析结果,提出企业在筹资方式选择上的问题,结合有关理论知识综合企业的自身优势,给出建议和可行性措施,降低筹资方式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研究情况:

资本结构方式是选择筹资方式的重要依据,对此国外学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现代公司资本结构理论的重要逻辑起点是Modigliani and Miller 1958年6月份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论文,也即MM定理的最初形式,它指出:如果①不存在破产风险;②个体可以在无风险市场上以市场利率借贷;③不存在税收;④不存在交易成本,那么公司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不存在可以使得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最优资本结构。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产生了一批新的资本结构理论。其中美国经济学家梅耶(Mayer)就提出了著名的啄食顺序原则:①内源融资;②外源融资;③间接融资;④直接融资;⑤债券融资;⑥股票融资。西方发达国家如英美等国的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时,一般都遵循所谓的“啄食顺序理论”,即企业筹资遵循内源融资,债券筹资,股权筹资的顺序。

(3)爱莫瑞,分尼特和斯托提出了代理成本理论,他们认为根据代理成本理论,债务资本适度的资本结构会增加股东的价值。

还有其他的一些研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资本结构理论的观点,纵观这些理论的内容,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都可以看出,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都有具体的实例来证明其意义。国外关于这个方面的研究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中国,中国可以借鉴其成功之道,结合自身的实际来进行具体的实践。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筹资方式。

国内研究情况:

关于企业筹资方式的研究,中国学者在具体的应用方面有着自己的研究成果:

(1)马佐福(2006)在《银行借款筹资方式下的资金成本分析》中提出在银行借款筹资方式下,信用条件和还本付息方式的不同,形成筹资成本也不同。企业应选择满足其资金需求和资金成本最低的银行借款方式,保持合理资金结构,降低筹资成本,避免财务风险。

(2)乔炳亚(2008)在《当前我国企业在债券问题的研究》中具体指出了我国目前债券筹资的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措施,即:理顺我国债券发行的管理体制、扩大企业债券发行的规模和种类、培养企业债券的二级流通市场、建立规范的信用制度和完善企业债券的信用体系等。

(3)马捷玲(2010)在《上市公司筹资偏好分析》中指出:目前,我国上市企业的筹资方式偏好股权筹资,并且指出了其原因并分为三类:筹资方式自身原因、上市公司内部原因以及外部市场的原因。

此外还有其他筹资方式的研究有很多,结合已经出现的筹资方式,研究它们的目的在于更加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使得企业的资金供应源源不断,从而能够持续经营下去。

三、研究内容、预计创新点和难点

内容:

资金是企业的根本,也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起点,筹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可以采用的筹资方式有很多。通过该命题使学生对我国企业目前的筹资方式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在筹资方式选择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

1、企业筹资和筹资方式概述;

2、企业筹资方式选择的现状了解;

3、企业筹资方式选择存在的问题;

4、对企业筹资方式选择存在问题的分析;

5、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预计创新点:

本文以企业筹资方式理论为依据,结合一家民营企业的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出企业在筹资方式问题上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难点:

1、对于企业的情况了解有限,一些具体数据的收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

2、在提出改进措施时,提出的意见不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解决企业目前解决的问题,实施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检验其成果。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研究思路:

收料、整理分析、写读书笔记,通过阅读面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勾勒出课题的大致轮廓,然后形成提纲,根据提纲有针对性地完成初稿。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资料研究法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一家民营企业为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定量的方法来加以分析来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另外对一些难点拟采用规范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单项指标设计,使本文提出的解决办法更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对我国目前处于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主要参考文献

[1]井华,梁阿玲.融资解码:企业筹资的道和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146-191.

[2]傅晓敏.筹资风险的成因分析与防范[J].青海社会科学,2008(5)

[3]王会云.谈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J].现代管理科学,2006(6)

[4]曹树芬,朱特红.浅析企业筹资方式[J].市场论坛,2010(7)

[5]许月悦,叶涛.企业债务融资风险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1)

[6]杨柳枝.商业银行选择筹资的方式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3)

[7]孙瑜.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J].经济师2007(9)

[8]张玉良.企业筹资方式及风险防范研究[J],管理观察.2010(26)

[9]李丰,尹丽霞.企业筹资的渠道[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5)

[10]朱敏.解决中小企业筹资问题的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4)

[11]周炜.解读私募股权基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9-34.

[12]朱敏.中小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J].商业文化,2010(2)

[13]曹悦.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选择策略[J].财会月刊,2006(4)

[14]刘俊骅.我国企业现行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中国林业经济,2009(4)

[15]刘平.搞笑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5)

[16]郭威.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的研究[J].星星,2007(6)

[17]姚秀琦.中小企业筹资困难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7)

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关于融资策略的选择与实例分析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相关问答FAQs:

  • 基本医疗保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对基本医疗保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都不是特别的了解,今天就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请问医疗保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社会保险法》第三…
  • 保险理赔账务处理如何进行?
    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保险理赔账务处理如何进行?这个问题,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保险赔偿如何做账务处理对于保险赔偿费用,一般设置其他应收款科目、营业外…
  • 企业如何处理财产保险费用记账?
    今天周边号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企业如何处理财产保险费用记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企业收到财产保险费用如何记账1、企业发生财产保险收入…
  • 保险赔偿的账务处理应注意什么?
    其实保险赔偿的账务处理应注意什么?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保险理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企业为保障自身利益,一般都…
  • 委托合同损失能否通过保险理赔?
    其实委托合同损失能否通过保险理赔?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保险公司理赔时可以查到门诊记录吗会的。保险公司…
  • 人身保险合同的特殊条款有哪些?
    关于人身保险合同的特殊条款有哪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周边号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人寿保险常见的标准条…
  • 失业保险属于哪种员工福利?
    关于失业保险属于哪种员工福利?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周边号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金属于关于…
  • 养老保险会计分录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今天是为大家分享一下养老保险会计分录的具体步骤是什么?的一些困惑,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养老保险的会计分录该怎么做交…
  • 车间保险费应记入哪个会计科目?
    相信很多人对车间保险费应记入哪个会计科目?都不是特别的了解,今天就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车间生产工人的社会保险费计入哪个科目生产车间生…
  • 保险费用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
    大家好,保险费用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保险费用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的知识,下面我们开始吧!公司收到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