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记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关于复记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周边号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
复式记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
借贷记账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复式记账根据以下会计原理进行: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最基本的恒等式反映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关系,表明了企业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因此上述等式也称为静态会计恒等式。此公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故此等式又被称为资产负债表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可称为第二会计等式,收入大于费用则表示产生了利润,两者的差额即为利润额;收入小于费用则表示发生了亏损,两者的差额即为亏损额。这一会计等式,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体现了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3.企业的利润通过分配,一部分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方式留存企业,通常称为留存收益,构成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另一部分将分配给投资者,在实际支付之前形成应付利润,构成企业负债的组成部分。
复式记账法是怎么弄举个例子吧!
复式记账法是怎么弄?举个例子吧!
复式记账法中:借、贷只是个记账符号,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1.记住:资产类科目:借方为增加,贷方为减少;
;比如:现金存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现金;
2.负债类科目:借方为减少,贷方为增加;
例如:用银行存款支付营业税费: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贷:银行存款;
权益类科目:借方为减少,贷方为增加;
损益类科目:收入类借方为减少,贷方为增加;
费用类借方为增加,贷方为减少;
复式记账法发了五千块钱的工资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收入---工资收入 5000
比如早餐+4.5银行存款-4.5午餐+10银行存款-10晚餐+12银行存款-12,这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那么发了五千块钱的工资,银行存款+5000工资收入-5000
扩充套件阅读:
复式记账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按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的方法。复式记账法是单式记账法的对称。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按照会计等式,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会引起资产与权益之间至少两个专案发生增减变动,而且增减变动的金额相等。因此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可以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相关账户中作等额双重记录。这种记账如实反映了经济事物的客观联络,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
不要管借方和贷方的意义,借、贷只是个记账符号,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记住:资产类科目:借方为增加,贷方为减少
负债类科目:借方为减少,贷方为增加
权益类科目:借方为减少,贷方为增加
损益类科目:收入类借方为减少,贷方为增加
费用类借方为增加,贷方为减少
什么是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有什么缺点?复式记账法一借一贷,借贷平衡
什么是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主要特点有复式记账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按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的方法。复式记账法是单式记账法的对称。
复式记账法的特点包括:
①以会计基本等式为依据。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的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一种科学记账法。
②记录完整。将全部经济业务记录有关账户,既可以了解每一交易或者事项的来龙去脉,也可以通过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动,全面、系统地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③便于查账。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的记录正确与否。
什么是“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有什么优缺点?所谓复式记账法,是指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络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基本等式。复式记账按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一种最杂、当今运用最广泛的复式记账法也是目前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至于哪一方记增加金额,哪一方记减少金额,则取决于账户所要反映的经济内容和业务性质。
优点
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络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貌,并可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络和试算平衡公式,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它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通用。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曾出现过三种复式记账法,即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记账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
缺点是相对单式记账法来说就是复杂,容易记错(对于不专业的人来说)
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每一笔经济业务所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络地进行记录的一种方法。
复式记账法的优点有两个:一是可以了解每一笔经济业务引起的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通过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记录和资料,可以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二是可以利用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什么是复式记账法复式,就是借贷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一,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分别记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去;
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宇的确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物件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并在原来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获得了新的经济涵义:
第一,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一切账户,均需设定两个部位记录某一具体经济事项数量上的增减变化(来龙去脉),账户的左方一律称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一律称为贷方。
第二,具有一定的确切的深刻的经济涵义。“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起点”(出发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某一具体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的“来龙”(资金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驻点”(即短暂停留点,因资金运动在理论上没有终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的“去脉”(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这是由资金运动的内在本质决定的。会计既然要全面反映与揭示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在记账方法上就必须体现资金运动的本质要求。
运用借贷记账法加以处理如下: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和利润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减少和利润增加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对每项经济业务按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的方法。例如:你从银行取现:借:现金贷:银行存款如果你销售商品没有收到货款:就应该: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例如,用现金购买材料时,要同时记入“现金”账户和“原材料”账户;收回销货款时,同时登记“银行存款”和“应收账款”账户;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时,同时登记“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累计折旧”账户,等等。不论是发生与现金、银行存款有关的经济业务,还是发生与现金或银行存款无关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中同时登记。任何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至少两个专案的资金增减变动,而两个专案的变动金额相等。最常用的是借货记帐法,以“借”和“货”为记帐符号,分别作为帐户的左方和右方。并用以分别反映帐户金额的增减变动。所以,“借”和“货”是会计上的专业术语。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帐户的性质及结构。例如:资产类帐户结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权益类帐户结构:借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收入类结构:借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费用(成本)类结构: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
关于复记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