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薪缺勤的会计科目归属是什么?
今天是为大家分享一下带薪缺勤的会计科目归属是什么?的一些困惑,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累积带薪缺勤的会计核算
累积带薪缺勤会计处理
对于带薪缺勤,企业一般会遵循两大原则,并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1.累积带薪缺勤
(1)含义:带薪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
(2)会计原理: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了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
【注意】这里是“累积”,不是“累计”。累积主要阐述的是过程不断增加,而累计代表总和、结果,是一个数字!
(3)实务案例
东小奥公司共有2 000名职工,从2017年1月1日起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制度规定,每个职工每年可享受5个工作日带薪年休假,未使用的年休假只能向后结转一个公历年度,超过1年未使用的权利作废,在职工离开公司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职工休年假时,首先使用当年可享受的权利,再从上年结转的带薪年休假中扣除。
2017年12月31日,东小奥公司预计2018年有1 900名职工将享受不超过5天的带薪年休假,剩余100名职工每人将平均享受6天半年休假,假定这100名职工全部为各部门经理,平均每名职工每个工作日工资为300元。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2017年12月31日,东小奥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4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带薪缺勤——短期带薪缺勤——累计带薪缺勤 45 000
东小奥公司在2017年12月31日应预计由于累积未使用的带薪年休假权利导致的预期支付的金额,即相当于150天[100×(6.5-5)]的年休假工资金额45 000元(150×300)
2.非累积带薪缺勤
(1)含义:带薪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
(2)会计原理:诸如婚假、产假、丧家、病假等带薪休假权利不存在递延性,带薪权利不能结转下期,职工提供的服务本身不能增加其能够享受的福利金额,一般是在缺勤期间计提应付工资薪酬时一并处理,因此,会计期末勿需将企业未享受的非累积带薪缺勤作为一项负债挂账。
但是,如果职工放弃非累积带薪休假权利时,企业没有任何货币补偿,则不做会计处理;如果有一定金额的货币补偿,则应该在补偿当期确认一项负债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中。
(3)实务案例
东小奥公司2018年2月有2名销售人员放弃15天的婚假,假设平均每名职工每个工作日工资为200元,月工资为6 000元。
①假设东小奥公司未实行非累积带薪缺勤货币补偿制度,会计处理为:
借:销售费用 12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2 000
②假设东小奥公司实行非累积带薪缺勤货币补偿制度,补偿金额为放弃带薪休假期间平均日工资的2倍,会计处理为:
借:销售费用 24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2 000
应付职工薪酬——非累计带薪休假 12 000(2×15×200×2)
实际补偿时一般随工资同时支付: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2 000
应付职工薪酬——非累计带薪休假 12 00
贷:库存现金 24 000
非累积带薪缺勤及其会计处理
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我国企业职工休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病假期间的工资通常属于非累积带薪缺勤。由于职工提供服务本身不能增加其能够享受的福利金额,企业在职工未缺勤时不应当计提相关费用和负债。
为此,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企业确认职工享有的与非累积带薪缺勤权利相关的薪酬,视同职工出勤确认的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通常情况下,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已经包括在企业每期向职工发放的工资等薪酬中,因此,不必额外作相应的账务处理。。企业薪酬管理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所以,财务小伙伴们一定要严格规范分录科目的编制,主动帮助企业做好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和纳税筹划工作,不仅能规避企业的税务风险,还能切实保护员工的个人利益。
带薪缺勤应计入哪个会计科目
解析带薪缺勤的会计处理
非累积带薪缺勤:
非累积带薪缺勤,诸如婚假、产假、丧家、病假等带薪休假权利不存在递延性,带薪权利不能结转下期,职工提供的服务本身不能增加其能够享受的福利金额,一般是在缺勤期间计提应付工资薪酬时一并处理,因此,会计期末勿需将企业未享受的非累积带薪缺勤作为一项负债挂账.
但是,如果职工放弃非累积带薪休假权利时,企业没有任何货币补偿,则不做会计处理,如果有一定金额的货币补偿,则应该在补偿当期确认一项负债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中.
既定累积带薪缺勤:
既定累积带薪缺勤是指有些累积带薪缺勤在职工离开企业时,对未行使的权利有权获得经济补偿.如果职工在离开企业时能够获得现金支付,企业就应当确认企业必须支付的、职工全部累积未使用权利的金额.企业在确认职工现金补偿时,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计入成本费用,借记"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累计带薪休假"科目.
按照税法规定,对于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应该以实际支付为原则,对于企业跨年度未实际支付而确认的成本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对于该差异,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应作为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带薪缺勤的类型有哪些?
根据《劳动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我国职工可以享受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休假权利,企业在职工法定缺勤期间内,应给予职工一定的缺勤补偿.《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根据带薪权利能否结转下期使用,将带薪缺勤可以分为两类:
1.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即如果当期权利没有行使完,就予以取消,并且职工在离开企业时对未使用的权利无权获得现金支付.
2.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如果本期的权利没有用完,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当职工提供了服务从而增加了其享有的未来带薪缺勤的权利时,企业就产生了一项义务,应当予以确认和计量,并按照带薪缺勤计划予以支付.
工亡赔偿计入哪个会计科目?
工亡赔偿计入哪个会计科目是会计实操中必须掌握的一个内容,职工因工死亡的,其近亲属可根据相关规定领取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伤补助金。本文就针对工亡赔偿做一个相关介绍,来跟随深空网一同了解下吧!
工亡赔偿计入什么会计科目?
答:工亡赔偿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及供养亲属抚恤金将由用人单位支付,应当将工亡补偿计入管理费用。
支付员工工伤赔偿款会计分录怎么做?
1、发生工伤事故后,向职工垫付医药费: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或社保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2、保险公司或社保赔付公司垫付的药费时(如果):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或社保
3、如果是企业支付的费用:
借:营业外支出——工伤赔偿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如何规定?
按照相关规定可得:
职工若是因工死亡的,按照相关规定,其近亲属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领取丧葬费,应当以6个月的单位所在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标准。
2、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如果是配偶,应当每月按工亡职工本人月工资的40%;如果是其他亲属,则每月按照工亡职工本人月工资的30%;如果是孤寡老人或者孤儿的,则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3、领取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应当以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倍为标准。。
工伤死亡赔偿支付方式是什么?
1、如果用人单位已参加工伤保险,那么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及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2、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那么将由用人单位支付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及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3、根据各省安全生产条例,除了上述工伤保险待遇外的死亡赔偿金,由用人单位
关于带薪缺勤的会计科目归属是什么?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