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入资产成本的税费有哪些?
今天给各位分享不计入资产成本的税费有哪些?的一些内容,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不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的税有哪些
不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等。
增值税是价位税,不计入损益;企业所得税需要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进行核算;而个人所得税,企业只是进行代扣代缴,并不计入企业的损益。
对于企业来说,各个税种的核算,还是需要清楚明了的。毕竟,企业的涉税问题,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企业一旦涉及了偷税漏税问题,那么企业的未来也就会毁了。
不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等。根据《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调整为“税金及附加”科目,该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调整为“税金及附加”项目。企业应当设管"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
哪些税种需要通过“资本化”,变成企业产品的成本?
企业不仅是销售者,也是消费者,一些特殊行为涉及的税款也需要通过“资本化”变成企业产品的成本。
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税种,就是通过资产化变成了企业相应资产或产品的成本。
企业购买房屋时,缴纳的契税就就会变成房屋的成本;企业缴纳的土地占用税,其实同样属于企业使用土地的成本;对于车辆购置税来说,也同样如次。企业在买车时不缴纳车辆购置税不能上牌。这样车辆购置税,也属于车辆的入账成本。
一般来说,企业在经营行为中作为消费者缴纳的税款,基本都是通过“资本化”的方式,变成了企业相应产品或资产的成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不需要计提的税费有哪些
不需要计提的包括:
1、印花税
2、车船税
3、车辆购置税
4、契税缴纳时直接计入成本.
收入确认时计提的税种包括:
1、增值税
2、消费税
3、营业税
4、城建税
5、教育费附加
6、防洪费
7、个人所得税
8、企业所得税
9、房产税
10、城镇土地使用税
11、土地增值税
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税金一般需要计提,但印花税除外.
一、会计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税金都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来核算的.
二、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的有:
(一)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所得税等
1、营业税的计提和结转:月末会计结转时,对本月发生主营业务收入计提税金
(1)提取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
贷:应交税金--城建税.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对于税金及附加多计提了的情况,可以这样做:
1、本年度多计提的情况,通过"利润分配"科目直接冲销:
借:税金及附加(红字)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红字)
2、是以前年度多计提的,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四项计提:
1、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是指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应将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短期投资的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2、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
3、计提减值准备
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恶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并且这种降低的价值在可预计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长期投资的减值准备,并冲抵投资收益.
4、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记入管理费用.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金额,使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反映扣减坏账后的净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八条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九条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五十五条除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核准计提的准备金可以税前扣除外,其他行业、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均不得税前扣除.
OK,关于不计入资产成本的税费有哪些?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