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的利弊分析是什么?
关于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的利弊分析是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周边号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
请教!长期股权投资下成本法与权益法的优缺点
成本法的优点:
1、会计处理比较简单
2、将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作为两个独立的法人主体反映其经济关系也符合法律规范.
成本法的缺点:
不能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中应当占有的份额.
权益法的优点:
1、能够全面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中应当享有的份额.
2、可以完整地揭示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之间内在的经济联系.
3、投资损益的确认也与被投资企业的盈亏状况相吻合.
权益法的缺点:
与法律现实相违背,而且会计处理也比较繁琐.
简述成本法与权益法的主要差别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主要差别在于投资处理方式不同和对投资收益的确认不同。
一、投资处理方式不同
成本法与权益法在投资处理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成本法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它主要关注投资的成本,并在投资期间保持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变。这种方法下,投资企业不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业绩变化调整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相比之下,权益法更加复杂。权益法要求投资企业根据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变动调整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这意味着,如果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增加,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也会相应增加;反之,如果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减少,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也会相应减少。
二、对投资收益的确认不同
成本法和权益法在对投资收益的确认方面也存在差异。
成本法下,只有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投资企业才确认投资收益。这种方法的重点在于维护投资的原始成本,只有在收到现金回报时才确认收益。
而权益法则不同,它要求投资企业根据被投资单位的业绩变动确认投资收益。这使得权益法能够更及时地反映投资的实际效益,但也可能增加投资风险,因为被投资单位的业绩波动可能会直接影响投资企业的收益确认。
成本法、权益法的定义
一、成本法的定义
成本法,顾名思义,是以投资成本为基础进行计量的方法。它关注的是投资的初始成本,并在投资期间保持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变。除非发生减值或处置,否则不会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这种方法适用于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情况。
二、权益法的定义
权益法则是根据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变动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方法。投资方在被投资单位中的实际权益份额得以体现。当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增加时,投资方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相应增加;反之则减少。
这种方法适用于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情况,能更准确地反映投资的实际效益。
关于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的利弊分析是什么?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