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采购的会计处理流程是什么?
关于原材料采购的会计处理流程是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周边号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
公司原材料采购会计分录怎么做
对于公司购入的原材料,会计人员处理相关账务时,可以通过实际成本法或者计划成本法进行会计核算。
公司原材料采购账务处理
一、购买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1、实际成本法
(1)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如果货款尚未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3)如果货款尚未支付,发票账单未到,材料已验收入库:
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用红字编制会计分录冲回: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
(4)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材料收到,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5)货款尚未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6)采用预付方式购入材料:
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补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计划成本法
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收到,同时材料验收入库:
(1)企业购入材料,未入库,款已付(款未付)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相关存货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二、发出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1、实际成本法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
2、计划成本法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
贷: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
原材料是什么意思?
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备用件、包装材料、外购半成品等。
原材料是企业存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种、规格较多,为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和核算,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
在途物资是什么意思?
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即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本科目应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会计原材料的账务处理流程
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1、企业购入原材料并取得对应发票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企业生产领用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3、企业出售材料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企业购入原材料、生产领用材料或出售材料时,应当通过“原材料”科目以及“生产成本”科目或“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核算。其中,“原材料”科目主要用于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在途物资的会计处理
1、企业购入材料、商品时: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根据支付方式计入对应科目)
2、所购材料、商品到达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科目)
贷:在途物资
3、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并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科目)
贷:在途物资
商品进销差价(借或贷)
企业购入材料、商品,按应计入材料、商品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在途物资”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所购材料、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在途物资”科目。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按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按进价贷记“在途物资”科目,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则借记或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周转材料的会计处理
1、企业购入周转材料时:
借:周转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领用周转材料时进行摊销:
借:管理费用(根据费用所属部门计入对应科目)
贷:周转材料
3、企业出售周转材料时:
借:应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材料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
企业购入、领用及出售周转材料时,应通过“周转材料”科目进行核算,同时可按周转材料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低值易耗品是指单项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下并且使用期限不满一年,能多次使用而基本保持其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
关于原材料采购的会计处理流程是什么?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