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款项减值准备如何计算?
其实应收款项减值准备如何计算?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应收账款减值怎么写会计分录
企业检查应收款项时,发现应收账款出现减值的情况,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计提坏账准备。对于应收账款减值,该如何写会计分录?
应收账款减值的会计分录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企业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如何计算?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应收账款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如果有尚未收回的余款,(余额)在借方,如果收回大于借方发生额的款,(余额)在贷方。一般情况下在借方。
信用减值损失是什么?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应用指南,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预期信用损失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因此,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后,其发生的坏账准备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不再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算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如果该预期信用损失大于该工具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企业应当将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根据金融工具的种类,贷记“坏账准备”等科目。
坏账准备是什么?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会计分录
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制?应收账款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赊销或者是其他经济活动产生的向对方收取款项的权利,对于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要如何做会计分录?
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1、计提坏账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2、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等
3、对于收回前期已确为认坏账,并在月末或年末转销应收款项:
(1)撤销坏账
借:应收账款等
贷:坏账准备
(2)收回账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等
计提减值准备后可以转回的资产,转回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存货:计提减值准备后允许转回,如果已经计提减值的产品已经销售,要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2、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的原因消失之后,允许把之前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回。
(1)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计提减值准备的原因消失之后把之前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回时: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
计提减值准备后不可以转回的资产有什么?
1、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企业应该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同时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2、无形资产:不可以转回。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不能够转回,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可收回金额的,应当按照差额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旦计提,以后期间不得转回。
不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有哪些?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按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而不是历史成本。所以在期末账面价值要根据市场公允价值来调整。而计提减值准备的目的就是让账面价值不被高估而做的调整。因为有公允价值的调整,就不用计提减值准备。
应收账款减值怎么写会计分录?企业检查应收款项时,发现应收账款出现减值的情况,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计提坏账准备。对于应收账款减值,该如何写会计分录?
应收账款减值的会计分录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企业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如何计算?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应收账款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如果有尚未收回的余款,(余额)在借方,如果收回大于借方发生额的款,(余额)在贷方。一般情况下在借方。
信用减值损失是什么?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应用指南,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预期信用损失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因此,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后,其发生的坏账准备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不再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算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如果该预期信用损失大于该工具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企业应当将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根据金融工具的种类,贷记“坏账准备”等科目。
坏账准备是什么?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