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购入的会计处理如何?
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购入的会计处理如何?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实际成本法下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原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都属于原材料。原材料的核算方法包括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对于实际成本法核算的原材料,购入时应如何做会计分录?
实际成本法下购进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购入环节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且原材料已验收入库;第二种情况就是发票等结算单据已收到,但原材料尚未运到;第三种情况就是原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等结算单据尚未收到。
(1)第一种情况的会计分录处理: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该会计分录的贷方除了使用银行存款这一会计科目之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会计科目
(2)第二种情况的会计分录处理:
收到发票等结算单据: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这里的贷方科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会计科目
原材料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第三种情况的会计分录处理:
月末仍未收到发票等结算单据时,原材料按暂估价值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用红字冲销原暂估入账金额,等单据到后按照情况一作一笔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采用预付款方式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收到材料并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补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原材料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会计分录是什么
企业采购原材料时,一般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或计划成本法对其采购成本进行核算,具体的会计分录该怎么做?
一、实际成本法下会计分录
1、货到并验收入库,发票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支付: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2、货款已付,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货到并验收入库,发票未收到,货款尚未支付:
借:原材料(估价入账)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估价)
下月初,用红字做同样记账凭证冲回:
借:原材料(估价入账)(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红字)
待取得发票后,按正常程序记账: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支付货款时: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4、采用预付货款方式购货时:
(1)预付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贷:预付账款
(2)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应付账款
(3)预付款项不足,补足上项货款: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4)发生预付款项多付,退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
5、领用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相关科目
贷:原材料
二、计划成本法下会计分录
货款已支付,同时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入库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借或贷)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领用时:
借:生产成本(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期末结转差异: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结转超支差)
借:材料成本差异(结转节约差)
贷:生产成本等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