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价法是否用于存货计量?
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零售价法是否用于存货计量?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采用零售价法计算存货成本的问题。。。高手帮忙!
肚子1990网友,感谢你来网上咨询。我愿与你共同讨论学习。
第一步,计算商品的成本率:(30+67.5)/(43+107)=65%
第二步,计算本月销售商品成本:110*65%= 71.5万元
第二步,计算出的是当期销售收入110万元的实际成本为71.5万元,而不是该企业期末库存商品成本。该企业期末库存商品成本,为:
(30+67.5)-71.5=26万元
(请参考)
采用零售价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零售价法是商品零售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存货计价方法。在这种方法下,首先用成本占零售价的百分比计算出期末存货成本,然后倒挤出本期的销售成本。采用这种方法的程序如下:
(1)在商品存货明细账上同时按成本价和零售价登记期初存货和本期购货,计算出本期可供销售的存货的成本和售价总额。
(2)本期销售的存货,在其明细账中只登记售价,不登记成本价,并据此计算出期末存货的售价。
(3)计算成本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100%
(4)计算期末存货的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成本率
(5)计算本期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扩展阅读:
零售价格法用于零售商为企业,即可在平均成本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成本流动假定基础上运用,也可结合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运用。在美国,零售价格法因公认会计原则和税法均认可而得到广泛应用。零售价格法的好处是它提供了在定期盘存制下准备月度和季度报表所需的数据。
一、应用零售价格法的核心
在于成本与零售价格比率的计算,流动假定不同,成本与零售价格比率的计算也不同。
1、平均成本法计算成本与零售价格比率时包括期初存货和本期购货的成本和零售价金额以及标价净提高和标价净降低。
2、先进先出法计算成本与零售价格比率时不包括期初存货和本期购货的成本和零售价金额以及标价净提高和标价净降低。
3、后进先出法分别计算每一层期初存货和本期购货的成本与零售价格比率,本期购货中包括标价净提高和标价净降低。
4、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算成本与零售价格比率时包括期初存货的成本和零售价金额和标价净提高,但不包括标净降低。
二、零售价格法的步骤
假定结合平均成本法使用,步骤如下:
1、以成本和零售价格计算可供销售的存货;
2、计算成本与零售价格比率:可供销售存货成本÷可供销售存货的零售价;
3、计算期末存货的零售价:可供销售存货的零售价-销售收入;
4、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零售价)×成本÷零售价比率。
三、零售价格法的适用范围
零售价格法为零售商店所广泛采用,特别是出售商品品种繁多的百货商店,它也适用于批发商业,但对制造企业则并不适合。这些零售或批发商业,一般都不采用永续盘存,也很少能经常地进行实物盘点,因而用零售价格法来估计存货价值是比较有用的,百货公司在经营上有一下两个特点,使得零售价格法对它尤其切合实用:
1、在特定的销售部门范围以内,各项商品的标价提高数通常大体相同;
2、凡购进的商品都要立即订明零售价格,以备上架陈列供售。
关于零售价法是否用于存货计量?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