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收资本变动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相信很多人对实收资本变动如何进行会计处理?都不是特别的了解,今天就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实收资本增减变动如何做账务处理
企业在成立时会收到来自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这部分资金一般计入实收资本科目处理,当实收资本发生增减变动时,会计人员应如何做账务处理?
实收资本增减变动的会计分录
1、接受投资者追加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贷:实收资本/股本
2、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借: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贷:实收资本/股本
3、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股本
4、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回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少股本
(1)回购公司股票时:
借:库存股(回购价格×股数)
贷:银行存款(回购价格×股数)
(2)注销股票时
借:股本(股票面值1元×股数)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贷:库存股(回购价格×股数)
什么是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企业的各种财产,是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的来源,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是企业据以向投资者进行利润或股利分配的主要依据。中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的实收资本应当与注册资本一致。
资本公积是什么?
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资本公积是与企业收益无关而与资本相关的贷项。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
盈余公积是什么?
盈余公积是根据本年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一般盈余公积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定盈余公积;另一种是任意盈余公积。
实收资本增减变动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实收资本是企业实际收到的股东所投入的资本,一般情况下与注册资本一致。实收资本发生增减变动时,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实收资本增减变动会计处理怎么做?
一、实收资本增加的会计处理
1.企业增加资本的一般途径
(1)将资本公积转为实收资本或股本
借: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2)将盈余公积转为实收资本或股本
借: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3)所有者投入
借:银行存款等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2.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股利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贷:股本
3.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
借:应付债券
其他权益工具
应付利息(尚未支付的应付利息)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企业将重组债务转为资本
借:应付账款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投资收益
二、实收资本减少的会计处理
1.一般企业减资
借:实收资本
贷:银行存款等
2.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回购本企业股票减资
(1)回购本公司股票时
借:库存股(实际支付的金额)
贷:银行存款
(2)注销库存股时
借:股本(注销股票的面值总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先冲股本溢价)
盈余公积(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股本溢价和盈余公积仍不足部分)
贷:库存股(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
回购价格低于回购股票的面值总额时:
借:股本(注销股票的面值总额)
贷:库存股(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实收资本是什么?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企业的各种财产,是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的来源,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是企业据以向投资者进行利润或股利分配的主要依据。中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的实收资本应当与注册资本一致。
投资人投入的资本。按投资主体分为六种:
国家资本: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不论企业的资本是哪个政府部门或机构投入的,只要是以国家资本进行投资的,均作为国家资本。
集体资本:是指由本企业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和集体企业联合经济组织范围内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资产投入形成的资本金。
法人资本:是指其他法人单位投入本企业的资本。
个人资本:是指社会个人或者本企业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
港澳台资本:是指、特别行政区和省的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
外商资本:是指外国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
OK,关于实收资本变动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