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差错如何进行账务更正?
今天给各位分享会计差错如何进行账务更正?的一些内容,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初级会计实务错账更正方法>
1、登记账簿时发生错误,应当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维持可辨认状态,然后在划线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者数字,并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对于错误的数字,应当全部划红线更正,不得只更正其中的错误数字,对于文字错误,可只划去错误的部分;
2、由于记账凭证错误而使账簿记录发生错误,应当按更正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账簿记录发生错误的,错账更正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
会计错账更正方法包括哪些?
对于会计人员而言,发现错账,可采取三种方法进行更正。分别是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
一.划线更正法
划线更正法是针对会计进行结账前的。如果在结账前发现会计凭证并没有错误,而会计的账簿却存在错误,则应该用红笔在账簿上的错误文字或者是金额划上一条红线,表示这个地方存在错误,然后使用蓝笔在被划掉的文字或金额上面写正确的文字或金额。
二.红字更正法
1.在记账之后发现,记账凭证上面的借贷科目有错误。则可使用红字更正法,用红笔填写一张和原来记账凭证一样的一张新的原始凭证,并在这张凭证的摘要上面写“注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并用红字登记入账,以此来表示注销原来的记账凭证,然后再使用蓝笔填写正确的记账凭证,并且在正确的记账凭证摘要内写“补记某月某日账”,再用蓝字登记入账。
2.如果在记账后的当年内发现记账凭证所记载的会计科目并没有发生错误,而凭证上记录的金额大于应该记的金额所引起的记账错误,也可以使用红字更正法。更正方法是:用多记录的金额用红笔填制一张与原来记账凭证会计科目,借贷方向相同的原始凭证,并在此凭证的摘要栏上注明“冲销某月某日某号记账凭证多记金额”,来冲销原来凭证中多记的金额,并根据这个进行记账。
三.补充登记法
补充登记法是在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填写的会计科目无误,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时采用的一种更正方法。更正时应按少记的金额用蓝字编制一张与原记账凭证应借、应贷科目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内写明“补记某月某日第×号记账凭证少记金额”以补充少记的金额,并据以记账。
中级会计实务错账更正的方法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划线更正法是将错误的文字或数字划一条红色横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以备查找;红字更正法是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符号、科目或金额有错误可采用;补充登记法是发现记账凭证上借贷无误,但所填金额小于应填金额时可采用。
会计错账更正的诀窍
1、全面检查。
(1)顺查法
全面检查查找的工作量大,适用于错账较多,难以确定查找方向与重点范围的情况。
(2)逆查法
从错账的位置开始,逆向查到错误的原因。
这种方法工作量会减少,实际工作中使用较多。
2、局部检查。
差数法(适用于:一方重记、漏记)。差数法——是按照错账的差数查找错账的方法。
会计必备的税务技巧
1、技术入股少缴税
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都是技术专家,拥有相应专利,但将专利提供给公司使用时并没有说明该技术属于何种方式使用。建议老板们将技术专利作价投入公司,一方面可以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减少投资时的资金压力;一方面,作价入股以后,公司可以将其计入无形资产,做合理摊消——增加成本费用,减少利润,少缴所得税。
2、电子商务减印花
目前我国对电子商务同样征收增值税,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在供需经济活动中使用电话、计算机联网订货,没有开具书面凭证的,暂不贴花。因此,企业完全可以放弃传统的经商模式,让所有订货过程都在网上完成,即可节省印花税。
会计账更正口诀
记账√:划线更正法,在上方用蓝字重写。
科目×,金额√,一红一蓝,在金额上画出框框。
红字更正法:
科目√,金额多,一红,减少多款。
记账×。
补充登记法:科目√,金额少,一蓝,增加少款。
进行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有哪些
会计差错更正是指对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进行的纠正。因此,会计差错更正对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下面的内容就针对为大家展开阐述。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 1.方法的分类汇总各种法律规范的规定,更正会计差错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更正的技术方法,二是是否追溯的方法。(1)更正会计差错的技术方法更正会计差错的方法从技术角度看包括划线更正法、红字注销法、蓝字反方向更正法(蓝字更正法)、红蓝字更正法(综合调整法)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如果账簿记录发生错误,则应按照规定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已经登记入账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可以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注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同时再用蓝字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如果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只是金额错误,也可以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另编一张调整的记账凭证,调增金额用蓝字,调减金额用红字;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据此规定,只更正账簿的方法则是划线更正法;调整记账凭证金额用红字则是红字注销法;调整记账凭证金额用蓝字则是蓝字更正法;对某错误同时使用红、蓝字则是综合调整法。红字表示注销或减少,醒目明了,红字过多则又让人眼花缭乱,反映的内容会不清晰;蓝字记录若与原分录方向相反则表示注销或减少,填制的补充分录则为增加。(2)是否追溯的方法会计差错更正按是否追溯到差错发生的当期或尽可能的早期,分为追溯重述法和未来适用法。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未来适用法,是指不追溯而视同当期差错一样更正。《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追溯重述法与未来适用法相比,追溯重述法纠错针对性更强、更准确,但过程复杂,成本较大。 2.根据不同的差错类型选用不同的方法为了正确使用差错更正方法,应先弄清差错的类型,然后对号入座。差错可按以下三个标准分类:一是差错的发现时间,可以分为当期即报告期内发现的差错和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即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差错;二是差错的所属期间,可以分为属于当期的差错和属于前期的差错;三是重要性,可以分为重要的会计差错和非重要的会计差错。重要的会计差错即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实务中对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具体的环境和会计职业判断,并且应从性质和金额两方面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差错金额越大、性质越严重,则差错越重要。为了便于选定差错更正方法,对以上差错类型可进行这样的组合,(1)当期发现属于当期的差错;(2)当期发现属于前期非重要的差错;(3)当期发现属于前期重要的差错;(4)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属于“当期”(报告期)的差错;(5)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属于前期非重要的差错;(6)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属于前期重要的差错。凡是归属于当期的差错,无须区分重要性,因为报表尚未报出,只要及时调整,无论重要与否均不会影响报表使用人的决策(注意:“当期”即为报告期,“前期”则为前一报告期)。上面就是进行会计差错更正的几种方法,为了正确使用差错更正方法,应先弄清差错的类型,然后对号入座。所以,大家一定真正理解每种方法的含义。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关于会计差错如何进行账务更正?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