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如何进行加计抵减?
其实一般纳税人如何进行加计抵减?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一般纳税人加计抵减会计分录
一般纳税人加计抵减会计分录为:
一、收入账务处理(销项部分):
1、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科目);
2、贷:主营业务收入;
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成本账务处理(进项部分):
1、借:库存商品(或其他的成本费用科目);
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科目)。
三、应交增值税转出:
1、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2、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四、增值税加计抵减:
1、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贷:其他收益。
2023年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1、生产性服务业的一般纳税人,适用5%的加计抵减政策(原为10%);生产性服务业是指提供的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销售额占公司全部销售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2、生活性服务业的一般纳税人,适用10%的加计抵减政策(原为15%);生活性服务业是指提供的生活服务取得销售额占公司全部销售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3、需要享受此政策的一般纳税人,需在年度首次确认时,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一份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声明即可享受此政策。
一般纳税人加计抵减计提会计分录
1、收入账务处理(销项部分):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科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税(销项税额)。
2、成本账务处理(进项部分):
借:库存商品(或其他的成本费用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科目)。
3、应交增值税转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4、增值税加计抵减: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其他收益。
加计抵减是什么意思?
加计抵减是增值税改革出台的一项新政策,最早出现在《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相关政策的公告》中。对符合条件的从事生产、生活服务业的纳税人,按当期扣除进项税额的10%,抵减应纳税额的一项税收政策。
一般纳税人如何进行加计抵减?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内容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再来本站了解知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