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流动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什么?
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报废流动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什么?这个问题,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处置报废资产如何做账务处理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一些报废的固定资产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置,处置报废资产时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核算,相关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处置报废资产的会计分录
1、处置固定资产应当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这一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其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累计折旧(按已提的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
固定资产清理(应按该项固定资产账面净额)
贷:固定资产原值
2、处置报废取得收入(处置未产生收入不做):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含3%减按2%情形)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含3%减按2%情形)
3、清理净损益结转:
(1)产生清理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损失(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
资产处置收益—非流动资产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2)产生清理利得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收入(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利得)
资产处置收益—非流动资产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4、同时,固定资产存在弃置义务的,应在取得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按预计弃置费用的现值)
贷:预计负债
在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
借:财务费用(按弃置费用计算确定各期应负担的利息费用)
贷:预计负债
固定资产清理是什么?
固定资产清理是因磨损、遭受非常灾害和意外事故而丧失生产能力,或因陈旧过时,须淘汰更新的固定资产,所办理的鉴定、报废、核销资产、处理残值等项工作的总称。固定资产经技术鉴定和经济评估,确认应予报废而转入清理,即表明该项固定资产退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原固定资金投资随之减少,因此,在会计核算上要注销该资产原价和已提折旧,并同时冲减固定基金。
资产报废账务处理是什么
报废流动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报废前:借:待处理财产损益,贷:产成品(或库存商品),领导审批后入账:如果正常报废,借:管理费用--产品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如果属于非正常损失,借:营业外支出,贷:待处理财产损益。非正常损失,要到主管税务局审批,审批后,可以税前扣除。
固定资产报废的账务处理:
(1)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帐面价值),累计折旧(已计提的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2)发生清理费用时。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银行存款。
(3)计算交纳营业税时,企业销售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应按其销售额计算交纳营业税。借:固定资产清理,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4)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时。借:银行存款,原材料等,贷:固定资产清理。
(5)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时。借:其他应收款,贷:固定资产清理。
(6)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长期待摊费用(属于筹建期间),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属于生产经营期间)。
(7)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借:长期待摊费用(属于筹建期间),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贷:固定资产清理。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资产报废账务处理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好了,关于报废流动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什么?的内容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