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定义是什么?
其实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定义是什么?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什么
非标准化资产主要是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其范围更为广泛。主要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这类资产一般不公开发行,风险较高,流动性也低,缺乏标准化的证券特征,但名义收益率会高很多。现在部分信托结构调整,已经开始布局标准化资产,其他的一些固收及类固收产品如私募等均为非标资产。银监会对非标准化债券资产做出了如下要求。
一、比例上限
银监会在2013年3月27日下发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以下简称《通知》)中指出,近期商业银行理财资金直接或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交易平台等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增长迅速。
《通知》要求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所有非标准化债权类投资,并设订理财产品余额为35%的上限,且不得超过银行上年度总资产的4%,新规定2013年3月27日起生效。
二、名单制管理
监管指向2012年以来,商业银行理财直接或通过非银金融机构、资产交易平台等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迅速增长潜在的风险隐患。
针对理财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中存在之风险,银监会重申一贯强调的“坚持资金来源运用一一对应原则”,即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应做到一一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
“一一对应”是最重要的一条红线。红线之上,存量部分,即对于《通知》印发之前已投资但尚未达标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银监会规定,商业银行应比照自营贷款,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要求,于2013年底前完成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和资本计提。
同时,增量部分,如果无法达到相关要求,商业银行应立即停止相关业务,直至达到规定要求。
什么是非标准化债权资产
法律分析: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在银行及证券交易场所等,进行交易行为的债权性资产。其中包括信贷资产、信托资产、委托债权、承兑汇票等具有收益权的股权性融资。这种资产,一般是由国务院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在交易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债权性资产。而非标准化资产有别于其他债权类资产。
法律依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
第一条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第二条商业银行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的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单独管理指对每个理财产品进行独立的投资管理独建账指为每个理财产品建立投资明细账,确保投资资产逐项清晰明确独核算指对每个理财产品单独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确保每个理财产品都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