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跌价准备年底是否需结转?
今天周边号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存货跌价准备年底是否需结转?,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是啥呢意思
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是指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的结转。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末,存货因损坏、全部或部分报废,或者销售价格低于成本而无法收回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存货项目成本与其可变现净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存货跌价损失。
拓展资料
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部分存货已售出的,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的同时,结转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结转的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库存降价准备金
贷:库存货物(或原材料)
存货跌价准备转回是指期末存货余额价值上升时转回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转回会计分录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按照会计制度,企业应当设立“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计算存货跌价准备。贷方登记应计存货跌价准备,借方登记存货跌价损失的实际金额和抵消的存货跌价准备。期末客人一般处于贷方,反映企业计提但尚未核销的存货跌价准备
1、当存货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贷:按存货可变现净值与成本之间的差额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2、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转回时,借入增加的金额:存货跌价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科目,借:存货跌价准备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式:
计算方法:
存货期末按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账面价值=成本-跌价准备
期末存货的账面价值低于可变现净值时,不存在减值,仍按账面价值计量。此时,账面价值小于可变现净值。
当期末存货的账面价值大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减值准备。此时,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可变现价值。只要之前没有提到减值,你就说:存货跌价准备=成本-可变现价值。计提减值后账面价值=可变现净值。
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如何处理
存货跌价准备=库存数量×(单位成本价-不含税的市场价)
计算结果如为正数,说明存货可变现价值低于成本价,存在损失,就按此数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为负数,就不需计提。
具体的会计分录做法如下:
A商品第一次计提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成本-可变现净值)
贷:存货跌价准备-------A商品(成本-可变现净值)
A商品第n次计提跌价准备:(即每一次都要把其账面价值调整为当期预测市场价值下的价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
贷:存货跌价准备-------A商品(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
例题
20x8年,甲公司库存A机器5台,每台成本为5 000元,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合计为6 000元。20x9年,甲公司将库存的5台机器全部以每台6 000元的价格售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货款未收到。
甲公司的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借:应收账款 35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机器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100
(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25 000
贷:库存商品 25 000
扩展资料
当产品销售价格波动较大时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问题
根据准则,公司只有在资产负债表日,才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确定是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由于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工作量很大,必须收集同类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估计完工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而且还要考虑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事项等;
因此大多公司都无法做到每个月末对存货可变现净值进行全面的检查,上市公司由于要披露季度报表,可能一个季度确定一次,而有的公司一个年度才确定一次。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准则,产品出售时将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结转冲减主营业务成本,就会可能造成与已售产品一同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是上个季末,甚至是上个年末按某一方法计算出来的金额。
而当产品销售价格异常波动,特别是年度、月份间波动较大的公司,根据这种账务处理得出的产品销售毛利率也是不真实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货跌价准备(计算公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结转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