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值损失应如何会计处理?
今天给各位分享减值损失应如何会计处理?的一些内容,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企业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当企业确定资产发生减值的时候,可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进行核算,那么企业发生资产减值损失如何做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商誉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什么是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借方代表损失的增加,贷方代表损失的减少,并且应当按照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应该注意的是: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什么是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并且应当按照无形资产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资产负债表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按照应减记的金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登记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因为属于或有支出,不符合确定性原则,因此不得在所得税税前扣除,应作纳税调整增加处理。
应收账款减值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应收账款减值怎么写会计分录?
企业检查应收款项时,发现应收账款出现减值的情况,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计提坏账准备。对于应收账款减值,该如何写会计分录?
应收账款减值的会计分录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企业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如何计算?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应收账款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如果有尚未收回的余款,(余额)在借方,如果收回大于借方发生额的款,(余额)在贷方。一般情况下在借方。
信用减值损失是什么?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应用指南,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预期信用损失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因此,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后,其发生的坏账准备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不再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算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如果该预期信用损失大于该工具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企业应当将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根据金融工具的种类,贷记“坏账准备”等科目。
坏账准备是什么?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的减值如何写会计分录?
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是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活动而取得的款项,应收账款发生减值时,会计人员该怎么做会计分录?
应收账款减值的会计分录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企业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是什么?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
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会计科目,用以核算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核算内容
应收账款核算内容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款项、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补贴款、其他应收款等。特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债权。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包括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从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收取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增值税销项税额,以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关于减值损失应如何会计处理?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