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岗位设置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今天是为大家分享一下会计岗位设置的相关规定有哪些?的一些困惑,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有哪些要求
会计汇总结会计工作岗位设置:
一、会计工作岗位的概念
1.概念
会计工作岗位是指单位会计机构内部根据业务分工而设置的从事会计工作、办理会计事项的具体职位。
2.意义
在会计机构内部设置会计工作岗位
①有利于明确分工和确定岗位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②有利于会计人员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③有利于会计工作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加强会计基础工作;④还有利于强化会计管理职能,提高会计工作的作用;⑤也是配备数量适当的会计人员的客观依据之一。
二、会计工作岗位设置的要求
1.按需设岗
各单位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应与本单位业务活动的规模、特点和管理要求相适应;
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不得多岗多人。
2.符合内部牵制的要求
内部牵制是通过实施岗位分离自动实现账目间的相互核对来保证相关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控制机制。
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即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物账分离等;
出纳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出纳以外的人员不得经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票据。
3.建立岗位责任制
4.建立轮岗制度
三、主要会计工作岗位
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
(1)总会计师(或行使总会计师职权)岗位;
(2)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岗位;
(3)出纳岗位;
(4)稽核;
(5)资本、基金核算;
(6)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
(7)职工薪酬、成本费用、财务成果核算;
(8)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
(9)总账;
(10)财务会计报告编制;
(11)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
(12)其他会计工作岗位。
会计工作岗位设置的规定是怎样的
会计工作岗位设置的规定:
一、会计工作岗位:
1、在会计机构内部和会计人员中建立岗位责任制,定人员,定岗位,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利于会计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有利于落实责任和会计人员钻研分管的业务,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设置会计工作岗位,《规范》规定了基本原则和示范性要求:
1、是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应当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2、是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以促进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三是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由各单位根据会计业务需要确定。
3、《规范》只是提出了示范性的会计工作岗位设置方案,即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帐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
4、开展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工作岗位,也可以与其他工作岗位相结合。
扩展资料:
《规范》专门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作出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敬业爱岗。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2、熟悉法规。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3、依法办事。即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4、客观公正。即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5、搞好服务。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6、保守秘密。即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关于会计岗位设置的相关规定有哪些?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