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如何进行?
大家好,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如何进行?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如何进行?的知识,下面我们开始吧!
如何进行外币业务的会计核算
外币兑换业务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外币兑换是对个人客户提供的一项柜台服务,包括买入外币、卖出外币和一种外币兑换成另一种外币,那该业务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外币兑换业务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账户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外币账户
外币兑换业务相关会计处理
(一)企业把外币卖给银行
企业把持有的外币卖给银行,银行按买入价将人民币兑付给企业。因银行买入价与折算汇率不一致而产生的汇兑损益,记入“财务费用”科目。
(二)向银行购汇
企业向银行购入外汇时,银行按卖出价向企业收取人民币。企业实际支付的人民币金额与按企业选定的折算汇率折合的人民币之间的差额记入“财务费用”科目。
(三)借入或借出外币资金业务
企业借入外币资金时,按照借入外币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同时按照借入外币的金额登记相关的外币账户。
(四)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
企业发生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时,应按企业选定的折算汇率将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入账。
(五)外币投入资本
外币投入资本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外币兑换业务的会计分录如何做?
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有时会与国外企业进行交易,这时就需要把本国货币兑换为外国货币或国际流通货币。那么对于外币兑换业务的会计分录应当怎么做?
外币兑换业务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账户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外币账户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怎么做?
1、初始确认时,折算汇率的选择: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者是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2、资产负债表日汇兑差额的处理
(1)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与初始确认时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率差额计入财务费用。
外币货币性项目包括:外币货币性负债(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其他应付款等)、外币货币性资产(银行存款、现金、应收款项等)。
(2)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产生汇兑差额,非货币性项目指除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
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实收资本、存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资本公积等。
(3)对于外币价值发生变动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其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其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相应汇率变动的影响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4)外币投入资本不产生汇兑差额。
外币投入资本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
什么是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具体项目有利息净支出(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差额)、汇兑净损失(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的差额)、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发生的其他费用等。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一)初始确认:
1、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2、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二)期末调整或结算:
1.货币性项目:
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例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期末调整:
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等科目;
(2)结算:
结算外币货币性项目时,将其外币结算金额按照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2.非货币性项目:
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例如,存货、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基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预付款项、预收款项和合同负债属于非货币性项目。
(1)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即不产生汇兑差额)。
(2)对于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如果其可变现净值以外币确定,则在确定存货的期末价值时,应先将可变现净值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基金等),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且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该金融资产的外币利息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外币非货币性金融资产(权益工具)形成的汇兑差额,与其公允价值变动一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该金融资产的外币现金股利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关于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如何进行?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