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
大家好,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的知识,下面我们开始吧!
月末计提、结转、交纳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如何做
增值税月末结转如何做会计分录?
每月月末,对于企业发生的增值税业务,应进行相应的结转处理。结转增值税,应设置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具体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结转增值税分录
1、月份终了,将当月应交未交增值税额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科目,此时借记应交税费—转出未交增值税,具体的会计科目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月份终了,将当月多交的增值税额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3、月份终了,将当月预缴的增值税额自“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4、当月交纳以前期间未交的增值税额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什么是结转?
结转即是期末的时候将某一会计科目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个会计科目。这里涉及到两个账户,分别是转出账户与转入账户。一般情况下,转出账户结转后没有余额。结转一般有四个目的:1、计算本报告期的成本;2、计算当期损益和利润情况;3、结出本会计科目的余额;4、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
月末进项税额结转如何做会计分录?
纳税人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凭票面税额抵扣进项税。月末结转进项税额时,具体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月末进项税额结转分录
1、结转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结转应缴纳增值税(即进、销差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实际交纳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可以理解为未交增值税是“应交税费”的二级明细科目,该科目专门用来核算未交或多交增值税的。该科目的贷方,反映企业未交的增值税;该科目的借方,反映企业多交的增值税。
进项税额是什么意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计算公式为:
进项税额=(外购原料、燃料、动力)×税率
一般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凭证包括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完税凭证;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增值税专用发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小型微利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如何做会计分录
对于小型微利企业而言,发生的企业所得税业务,应设置所得税费用科目、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核算,相应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分录处理
计提是: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缴纳时候: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计提要看全年的累计情况,单看一个月是不行的。累计是亏损不用缴纳,累计盈利的话需要缴纳所得税。
税率一般企业是税率25%,高新企业15%。
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上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所称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
所得税费用概念及计算方法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
所得税计算方法: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25%或20%)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关于本次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的内容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