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的定义与重要性是什么?
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会计准则的定义与重要性是什么?这个问题,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会计准则如何理解会计准则的性质
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所应遵守的规范,是财务会计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和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标准。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是交易或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过程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关于会计准则的性质,有技术标准论、经济后果论、政治程序论等代表性观点。
(1)技术标准论。从研究和实施过程看,会计准则主要是一种技术标准,它通过对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作出规范,为主体会计核算过程提供专业的理论和技术标准。
(2)经济后果论。会计准则绝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程序,而是具有经济后果的,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利益分配制度。会计信息被广泛运用于税费征管、收益分配、绩效评价、投资和信贷决策等领域。会计准则通过对交易或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进行技术规范,从而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生成。相同的交易或事项按照不同的准则处理,会生成差别性的会计信息。而不同的会计信息又会引发不同的经济后果,会对投资人、信贷人、管理当局和政府的利益等产生不同影响。因此,从会计准则所达到的经济后果看,会计准则是一个分配标准,对不同利益集团有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
(3)政治程序论。由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其制定程序是相关各方利益冲突条件下的一种公共选择过程,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公平性和公开性的追求和竞争,进而上升为一种政治程序或政治博弈。实际上在许多国家,会计准则是不同利益集团间政治较量的结果,是对各种经济后果和政治后果进行估量后作出的选择。在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许多利益集团乃至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们都参与了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评论过程。他们对拟出台的准则进行政治游说,陈述经济后果,对准则制定人员施压等,从而最终影响准则的制定。
什么是会计准则它有什么作用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它是指就经济业务的具体会计处理作出规定,以指导和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
扩展资料:
目的在于把会计处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础之上,并使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之间的会计结果的比较成为可能。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是概括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是说明会计核算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依据、主要规则和一般程序。
企业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方法等都必须符合基本准则的要求。基本会计准则还是制定具体准则的主要依据和指导原则。具体准则涉及到会计核算的具体业务,它必须体现基本准则的要求才能保证各具体准则之间的协调性、严密性及科学性。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