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模式的定义与类型是什么?
今天周边号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企业管理模式的定义与类型是什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模式是什么
很显然,一个好主意对于成功创业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有一个好主意对于从事某项事业并非非常重要,还不如发现一个行之有效的企业模式重要。所谓企业模式指的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典型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常用语,其定义是:如何建立一个企业,并从中获利。当然,任何一家公司无需企业模式都可以对外宣布自己的成立、雇用员工、花钱买这买那,但是,企业模式如果有缺陷的话,这家公司就不可能赚钱。本来成功地进入你准备一显身手的行业就已经障碍重重,千万不要让企业模式成为另一个障碍。
在一个自由社会中,政府无权决定谁有权开创某一产业。任何人都有权这么做,在大部分情况下,甚至不需要执照、不需要批准、不需要培训。这里面其实还包含着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事实,一旦一家公司开始赚钱,立刻会引起别人的注意,马上就会有人起而效尤,从事同样的生意。
企业模式是从某一体系中“榨”取利润的一种机器、一种方法、一种计划。在你的企业开张之前,了解企业模式的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企业模式至少应该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企业应该赢利。令人惊奇的是,人们常常在创业之后才发觉每种产品都在赔钱,然后再试图用扩大销量的方法来弥补!
没有什么企业有本事从第一天就开始赢利。面包商必须先花钱购置炉子、付清房租并购买配料。咨询专家必须把名片和介绍其业务的小册子准备好。
问题在于:赢利之前需要等待多久?请写下一个目标日期。如果你错过了这一目标,想想看怎样加以纠正,否则不如马上出局。如果已经损失了一大笔钱而还继续从事赔本的业务,实在是一个极糟的企业战略。
请务必找出会使企业从赢利转向赔钱的各种因素。假定你已经签下合同,承诺以固定的价格向对方交货,而你的供应商却可能向你要求提价,这样的话,你其实成了个风险很大的中间人。记住:砍头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生意无人经营。
第二,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防线。一家赢利的企业,必然会引来竞争者。一旦竞争者出现,你该怎么办呢?
假定原来你已经习惯于每出售一份冰淇淋三明治赢利1美元的话,与竞争者的价格战一旦打响,也许你每份只能赚上5美分了。这样的话,情况就很糟。
对付办法是所谓的市场准入壁垒,也叫作竞争隔绝。这种壁垒包括专利(其实它并不像大部分人所想像的那么有效)、品牌名、独家经销网、商业秘密(如可口可乐的配方)以及所谓的先动优势。
例如,布洛克巴斯特音像商店在全国各地开出上千家音像商店,由此建立了一条坚固的防线。等到竞争者出现,最好的地段已经无店寻觅了。很容易想像,建立这样一条防线的代价是十分昂贵的。
先动优势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期望第一位进入某一行业、第一位把好主意变成现实的人,相对于企图模仿的人会有某种优势。例如,假定已经约定由你为某一片草地割草,第二个人就不再有机会从事这块地的割草工作,因为你已经在干了。他只能希望通过降低报酬或提出有能力提早完成的提议,把你挤出这一业务。
第三,企业必须有能力依靠自己发展。创业者很容易陷入的一个大陷阱就是,发明了某一企业模式,却无法依靠自己发展。例如,假定你想销售刮胡子的刀片,你必须考虑到你的顾客是各种各样的,如果没有各色各样剃胡子的刀具可以安上你的刀片,你的生意就完了。只用少量的钱是否能把一项配套型的业务搞起来呢?当然行。但是,十有八九你会失败而归。原因何在?因为在你改变世界之前,你就会发觉资金不够用。
第四,企业必须有能力自我调节。大家一定还记得,美国在海湾中使用导弹时,人们是多么的激动。导弹这种武器可以在发射之后,对它进行瞄准,在导弹的飞行过程中可以对它的飞行路线进行修正。
如果你希望增加成功机会,你所需要的企业模式就应该是这种类型。如果你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锁定某一企业模式,并且非运行不可的话,仅仅依靠祈祷也许并不能使它顺利地付诸实施。
假定某一企业模式依托的是数量巨大的顾客或者合伙人的话,它在灵活机动方面就大大不如随时可调整的那种。以地铁车站中的三明治商店为例,它有着1.3万个店铺,每家商店都是独立营业的。假定地铁公司认定未来应该销售烤牛肉的话,要说服这些三明治店主转产、购买新设备、改变所销售的产品的话,恐怕将大费口舌。这些店主已经不太愿意转行了。
与此相比,假定有一家本地餐馆,一共只有一两家分店,如果突然人人都想吃新鲜燕麦糖松糕,要不了一两天,它们就会出现在菜单上。
第五,企业必须制定退出策略(没有当然也行)。假定你创建了一家企业,然后再把它卖掉,你必须能够抽出你所投入的资金。如果无法出售企业,你所能获得的就只是年度利润而已。两者是大有区别的。
例如,雅虎公司的股票上市之后8个月,它的资产价值达到10亿美元,但是该公司去年的利润仅有2美元,5亿比1这样的比例是巨大的,也是不同寻常的,这样的情况是不会持久的。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退休后在什么风景优美的地方购买一所别墅的话,制定退出策略就必不可缺了。
发明一种企业模式是很骇人的。因特网是骇人的企业模式的发源地,在因特网上每天都有新企业开张,其中不少还是由一些连如何谋生都一无所知的人经营的。
最成功的创业者并不自己发明企业模式,他们愿意充分利用已经被证明有效的模式去获得成功。这样做有无穷的好处,主要好处列举如下:
你可以确信这样做可以成功既然有人已经在运用这样的模式维持生计,很可能你也能。
你可以从他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如果街道那头的那位规模搞过了头,你从中自可悟出点什么。
你可以由此找到良师益友。在什么地方总会有什么人也在利用这一模式,或许他挺乐意把他了解的东西告诉你。
你不是孤独的。对于一位有足够的勇气袭用一个现成的企业模式的创业者来说,并不畏惧探索无底的深渊。
但请不要误解此处的意思,这并不是建议你什么都不干,只是亦步亦趋地照抄哪个傻里傻气的笨蛋。其实,你所需要模仿的只是他的企业模式。如果有谁买了辆卡车运送并出售冰淇淋三明治,因而生活得有滋有味的话,也许你也可以用同样的模式出售番木瓜。
企业模式是相同的——同样的经销方式,同样的竞争压力,等等。一旦你决定创业,你有充分的余地施展你的发明创造能力,但是,何不利用现成而且经过验证的经验呢?
你要搞企业的话,总不会是一朝一夕之功,总须待以时日。请花上一个月的时间来对企业模式进行考察,这可以省却你今后的不少麻烦。
但是,请务必不要自欺欺人地以为:别人需要的也正是你所需要的,别人向往的也正是你所向往的,别人购买的也正是你所购买的。硅谷的企业家们也总认为:无论什么时候每个人都一直在使用笔记本电脑。
遗憾的是,所谓“成功的企业家必须有信心”的说法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一个错误的企业模式有信心,会把你拖进一条死胡同,大量吞噬你的时间和金钱。一家企业看来似乎非常诱人:企业计划、销售计划、筹款计划、公关、专利律师和企业章程等所有这些成功企业的标志,但往往很可能掩盖了企业内部的真正缺陷。
成功的创业者应该了解:你的企业应该着重过程,而不是产品。
创业者的工作重点应该是:为使某一过程持续下去,必须找到市场,找到一个会响应你努力的机制。如果存在这样一个有效的企业模式,一切都很简单:你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你的市场以销售量、现金流量和利润作为回报。
但是,你可能会想,不是已经有不少企业家把好主意转变成了大企业吗?如何解释斯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菲尔·奈特或泰德·特纳的成功呢?他们这批成功者又如何解释?他们选择了最佳企业模式,交上了好运。
总会轮到什么人交好运的。市场其实已经一切就绪,他们于是凭借着好风就此青云直上了。但他们的成功是一种证明规则之可恃的例外。因为,在每一位成功的比尔·盖茨后面,总有着戴维·舒斯、菲力普·卡恩和另外许许多多才能出众的人在苦苦追求着他们的梦想,然而却至今默默无闻。
企业管理有哪些模式分类
企业管理有哪些模式呢?一般分为以下六种:
1、系统化管理模式:
企业的系统化标准化统筹化的管理是通过完成企业组织机构战略愿景管理、工作责任分工、薪酬设计、绩效管理、招聘、全员培训、员工生涯规划等七大系统的建立来完成的。
这样的好处是有利于企业的快速扩展,因为在你用这一套系统打造完一个企业管理的标准模版的时候,旗下的分公司或者代理都能简单的复制,就这降低了扩展的难度。这就是企业组织系统最大可利用性。
2、亲情化管理模式:
这种企业管理模式利用家族血缘关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内聚功能,也就是试图通过家族血缘关系的内聚功能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从历史上看,虽然一个企业在其创业初期,这种亲情化的企业管理模式确实起到过良好的作用。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尤其是当企业发展成为大企业以后,这种亲情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就很快会出现问题。因为这种管理模式中所使用的家族血缘关系中的内聚性功能,会由其内聚性功能而转化成为内耗功能,因而这种企业管理模式也就应该被其他的管理模式所替代了。
3、友情化管理模式:
这种企业管理模式也是在企业初创阶段有积极意义。在钱少的时候,也就是在哥们儿为朋友可以而且也愿意两肋插刀的时候,这种模式是很有内聚力量的。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尤其是企业利润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哥们儿的友情就淡化了,因而企业如果不随着发展而尽快调整这种企业管理模式,那么就必然会导致企业很快衰落甚至破产。
4、温情化管理模式:
这种企业管理模式强调管理应该是更多地调动人性的内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很快地发展。在企业中强调人情味的一面是对的,但是不能把强调人情味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最主要原则。人情味原则与企业管理原则是不同范畴的原则,因此,过度强调人情味,不仅不利于企业发展,而且企业最后往往都会失控,甚至还会破产。有人老是喜欢在企业管理中讲什么温情和讲什么良心,认为一个人作为企业管理者如果为被管理者想得很周到,那么被管理者就必然会有很好的回报,即努力工作,这样企业就会更好地发展。可见,温情化管理模式实际上是想用情义中的良心原则来处理企业中的管理关系。在经济利益关系中,所谓的良心是很难谈得清楚的。良心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讲,实际上就是一种伦理化的并以人情味为形式的经济利益的规范化回报方式。因此,如果笼统地讲什么良心,讲什么人性,不触及利益关系,不谈利益的互利,实际上是很难让被管理者好好干的,最终企业都是搞不好的。所以企业管理并不只是讲温情,而首先是利益关系的界定。
5、随机化管理模式:
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发生在国有企业中的行政干预,即政府机构可以任意干预一个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最后导致企业的管理非常的随意化。可见,这种管理模式要么是表现为民营企业中的独裁管理,要么是表现为国有企业体制中政府对企业的过度性行政干预。另一种是民营企业中的独裁式管理。之所以把独裁式管理作为一种随机化管理,就是因为有些民营企业的创业者很独裁。企业管理者随时可以任意改变任何规章制度,他的话就是原则和规则,因而这种管理属于随机性的管理。现在好多民营企业的垮台,就是因为这种随机化管理模式的推行而造成的必然结果。因为创业者的决策做错了,别人也无法更改,最后只能是企业完蛋。
6、制度化管理模式:
所谓制度化管理模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已经确定的规则来推动企业管理。当然,这种规则必须是大家所认可的带有契约性的规则,同时这种规则也是责权利对称的。因此,未来的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几种企业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因为制度化管理比较“残酷”,适当地引进一点亲情关系、友情关系、温情关系确实有好处。甚至有时也可以适当地对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关系做一点随机性的处理,适当地吸收一点其他管理模式的那些优点,综合成一种带有混合性的企业管理模式。这样做可能会更好一点。
内容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关于企业管理模式的定义与类型是什么?的分享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