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期末计量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什么?
大家好,存货期末计量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什么?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存货期末计量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什么?的知识,下面我们开始吧!
存货期末计量方法是什么
(一)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企业取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同时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2.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
=存货的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3.需要加工的材料存货
1)用其生产的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按照成本计量;
2)材料价格的下降,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估计加工成本(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4.为执行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
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市场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1.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存货跌价准备的确认和回转
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已提数,应予补提。
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3.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存货期末计量如何写会计分录
期末存货计量时,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发生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情况,应计入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核算,相关会计分录是什么?
期末存货计量如何做账?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实际的成本。
可变现资产净值:是指在企业日常生活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时所发生的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进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存货期末计价的会计分录
存货的期末计量,如果计算出企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资金成本,那么就涉及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应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数量多单价低的存货也可以分类计提。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逐渐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及时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3.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企业已计提存货减值准备,部分存货已售出的,企业在结转成本的同时,应当同时结转存货减值准备。
结转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在结转时,需要按照比例计算。
关于本次存货期末计量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什么?的内容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