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流动性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资产流动性划分的标准是什么?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阅读完,希望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
资产按其流动性,是怎么划分的
资产按其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其中流动资产有现金,活期存款,商业票据,一年期一下的应收预付账款,低值易耗品,存货,库存商品等。非流动资产有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它资产等等。
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作为资产,是企业的权利。资产按照流动性可以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其中,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内或者超过1年的1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等。长期投资是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变现的债券、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其他资产是指除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外的资产,如固定资产、修理、改建支出等形成的长期待摊费用。
会计确认从理论上看,最严格的资产确认程序,应该是从资产的定义出发,确定资产的最本质属性,然后,根据这一本持属性的要求,建立资产确认的具体标准。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为例:“未来的经济利益”构成了资产的本质要求,任何不具备未来经济利益的内容,都不能被确认为资产。这样,会计上的一些递延支出与待转销损失,就不应该作为资产的形式出现;资产还应与特定的主体相联系,如某项未来经济利益不能被该主体所拥有或控制,它也不能作为该主体的资产。
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划分标准是依据其流动性吗
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划分标准是依据以下四点:
(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经营周期是指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到其收回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这段时间);
(2)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
(3)预期在自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变现的;
(4)在自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资产,就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库存商品、原材料等)、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与以上科目的备抵科目;
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资产流动性划分的标准是什么?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内容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再来本站了解知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