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缺陷如何分类?
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内部控制缺陷如何分类?这个问题,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内部控制缺陷包括哪几种类型
内部控制缺陷包括以下类型:
内部控制缺陷包括的类型:基本分类: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按其严重程度分类:实质性漏洞(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一般缺陷。
1、按照内部控制缺陷的本质分类
(1)设计缺陷:设计缺陷是指企业缺少为实现控制目标的必需控制,或现存的控制并不合理及未能满足控制目标。分为系统的缺陷和手工的缺陷。
(2)运行缺陷:运行缺陷是指设计合理及有效的内部控制,但在运作上没有被正确地执行。包括不恰当的人员执行,未按设计的方式运行,如频率不当等。例如:“物资采购申请金额已超其采购权限,却未向上级公司申请安排大宗物品采购”(这存在权限管理规定,却未在实际操作中妥善执行)。
2、缺陷按照程度不同分为以下三种:
(1)一般缺陷:如果内部控制设计或运行无法使管理层或员工在执行指定任务的正常过程中,及时防止或发现错报,那么就存在一般缺陷。
(2)重要缺陷:是一种严重影响公司根据公认会计准则要求,对外部财务数据进行可靠的初始化处理、授权、记录、处理和报告的能力的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汇总,重要缺陷能够在可能性“大于微小”的情况下,导致不能防止或发现错报金额“大于不重要”的年度或中期财务报告的错报。
(3)实质性漏洞:重大缺陷也称实质性漏洞。导致年度或中期财务报告中的重大错报未被防止或发现的可能性“大于微小”的一个或多个重要缺陷的组合。
内部控制缺陷包括几种缺陷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第四章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所述
第十六条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应当以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为基础,结合年度内部控制评价,由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认定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以最终认定。
第十七条企业在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和年度评价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的作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应当根据现场测试获取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并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
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
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具体认定标准,由企业根据上述要求自行确定。
内容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关于内部控制缺陷如何分类?的分享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