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余额的含义是什么?
大家好,期末余额的含义是什么?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期末余额的含义是什么?的知识,下面我们开始吧!
记账凭证上借贷方的含义是什么
记账凭证指的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经济业务的内容归类并确定会计分录后填制的会计凭证,那么记账凭证上借贷方的含义是什么?
记账凭证上借贷方的含义
财务记账凭证上的借贷是记账符号,分别代表账户的左方和右方。“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资产类账户结构的记账规则:借加贷减,余额在借方。
负债类账户结构的记账规则:贷加借减,余额在贷方。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的记账规则:贷加借减,余额在贷方。
损益类账户中收入类账户的记账规则:贷加借减,期末无余额。费用类账户的记账规则:借加贷减,期末无余额。
成本类账户记账规则:借加贷减,期初期末余额在借方。
记账凭证的借贷方如何填制?
1、汇总期内各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填制在“会计科目”栏;
2、根据汇总期内的全部记账凭证,按会计科目分别加总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并将其填列在相应会计科目行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栏;
3、将汇总完毕的所有会计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汇总,进行发生额的试算平衡。
注意事项:
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时间可以是五天、十天、十五天、一个月汇总一次,在处理过程中,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明细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及总分类账的设置与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相同。
期末余额是什么意思
期末余额是指期初余额加上本期增加额。
会计账户的结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一部分反映增加,另一部分反映减少。其中,登记的本期增加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的本期减少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基本关系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上式中的四个部分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在最后把你该补的全部补回来。
结转账户余额有以下两种规范的做法:
一是将本账户年末余额,以相反的方向记入最后一笔账下的发生额内。例如,某账户年末为借方余额,在结账时,将此项余额填列在贷方发生额栏内(余额如为贷方,则作相反记录),在摘要栏填明“结转下年”字样,在“借或贷”栏内填“平”字并在余额栏的“元”位上填列“0”符号,表示账目已经结平。
二是在“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次行,将年初余额按其同方向记入发生额栏内,并在摘要栏内填明“上年结转”字样;在次行登记年末余额,如为借方余额,填入贷方发生额栏内,反之记入借方,并在摘要栏填明“结转下年”字样。
同时,在该行的下端加计借、贷各方的总计数,并在该行摘要栏内填列“总计”两字,在“借或贷”栏内填“平”字,在余额栏的“元”位上填列“0”符号,以示账目已结平。
内容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关于期末余额的含义是什么?的分享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