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单项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相信很多人对如何进行单项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都不是特别的了解,今天就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固定资产减值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时,可设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相应的账务处理是什么?
固定资产减值怎么做账?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比如某项固定资产,账面上还有10万元的金额,但是因为该固定资产已经部分损坏,其可回收金额只有6万元,则应该将其中的差额4万元当成资产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出现减值迹象,应按照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孰高者确认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如果可回收金额
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则减值金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可回收金额。
固定资产残值会计分录
将固定资产转出:
借:固定资产清理(原值—折旧)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结转残值时(暂不考虑残值变价收入):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是什么
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是什么是会计实务操作中必须掌握的内容,企业投资中,资产减值的现象十分常见,发生资产减值也就意味着发生一定的损失。本文主要介绍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是什么,来一起了解下吧!
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资产减值损失指的是由于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所造成的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在会计核算中属于损益类科目。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使得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注意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资产减值损失结转分录怎么做?
资产减值损失转入本年利润,应作以下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属于哪个科目?
答:资产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借方表示损失的增加,贷方表示损失的减少。
对于企业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应当设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并在“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中按资产减值损失的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1、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
关于如何进行单项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