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含义是什么?
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预算外资金收入
问题一:预算外收入的预算外收入包括不通过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主要是:1纳入地方财政的预算外收入。如工商税附加、工商所得税及其他一些税收的附加收入;地方集中的更新改造资金收入、公产公房租赁收入等。2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如公路养路费、航道维护费、育林基金、城市园林收入、社会福利收入、文教、卫生、广播、科研收入等。3全民所有制企业掌握的企业专项基金收入。如企业更新改造资金等。
问题二:预算外收入与非税收入有什么区别?非税收入与预算外资金相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两者是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的收入形式。***非税收入是按照收入形式对***收入进行的分类,预算外资金则是对***收入按照资金管理方式进行的分类。再次,***非税收入的范围比预算外骸入广。目前***非税收入的主体是预算外资金,并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被纳入预算内管理。今后,随着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的深入推进,***非税收入将分期分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问题三:财政预算外资金与预算内资金有什么区别预算外资金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履行***职能、弥补事业发展经费不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收取或提取,纳入财政预算外专户管理的财政性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具体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主管部门集中收入、其他预算外收入三种类型。
预算内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税收收入。大约在我们国家现在税收收入占到95%。
预算内财政收入和预算外财政收入是从***预算资金规模的角度来对收入进行分类的。
还有两个相对的概念是:
非税收入是***收入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超常规增长和无序膨胀却是我国在体制转轨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
其实非税收入是与税收收入相对的一个概念。
预算内还是预算外资金占GDP的比例都反映了预算资金不同来源结构相对于经济规模的大小。无论是预算内还是预算外资金,都是财政收入的形式,其实都反映了财政收入集中度的问题。也就是财政收入相对于经济规模的比例。这个概念又叫财政收入集中度。一个国家一年之内创造的财富有多少被***以财政的形式所占有。
问题四:财政预算外资金主要指的是什么财政预算外收入,也称为非税收入。即财政收入中来自税收之外的那部分收入。
预算外资金的主要特征是:(1)凭借国家赋予的权利,或是国家信誉取得的;(2)经过规定程序(包括国家赋予地方***及税收部门的审批权限)批准后方可收取;(3)其所收取的收入,单位不能记作单位科目(事业收入),必须按规定上缴财政专户。预算外资金有三权所属关系,即所有权归国家,调控权归***,管理权归财政。
预算外资金的范围含:地方财政支配的各项附加收入和集中的有关资金;国有企业及主管部门掌握的各项专用基金;行政事业单位的自收自支资金;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所属不纳入预算的企业收入;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基金和附加收入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及其财政、计划(物价)部门审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国务院及财政部审批建立的基金、附加收入等;主管部门所属单位集中上缴资金;用于乡镇***开支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
问题五: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收入如何核算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是指财政部门按规定从财政专户核拨给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而直接由行政单位按计划使用的预算外资金。
国家对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实行三种管理办法,一是实行全额上缴财政专户,然后再由财政部门核拨给行政单位使用;二是实行比例上缴,一部分上缴财政专户,一部分留给单位作为预算外资金收入;三是实行结余上缴,即平时取得预算外资金后不用上缴,按照计划用于预算外资金支出后,定期将预算外收支结余上缴财政专户。
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按资金性质及管理要求分为经常性收入和专项收入。
预算外资金收入的核算,通过设置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和预算资金收入账户进行。并按预算外资金收入管理要求分别设置经常性收入和专项收入二级科目,二级科目下按预算外资金项目设置明细账。
(1)实行全额上缴预算外资金专户办法的行政单位
收到从财政专户核拨本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时:借:银行存款等贷:预算外资金收入
主管部门收到财政专户核拨的属于应返还所属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时,通过暂存款科目核算。
(2)实行按确定的比例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办法的行政单位
收到预算外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预算外资金收入(3)实行结余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办法的单位
收到预算外资金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算外资金收入
定期结算应缴预算外资金结余时:
借:预算外资金收入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年终结转时,将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的贷方余额全数转入结余科目,结转后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无余额。
问题六:预算外收入的预算外收入的范围预算外收入的范围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及其财政、计划(物价)部门审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国务院以及财政部审批建立的基金、附加收入等;主管部门从所属单位集中的上缴资金;用于乡镇***开支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也就是说,预算外收入主要是指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性基金。
问题七:预算外资金的范围地方财政支配的各项附加收入和集中的有关资金;国有企业及主管部门掌握的各项专用基金;行政事业单位的自收自支资金;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所属不纳入预算的企业收入;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及其财政、计划(物价)部门审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国务院及财政部审批建立的基金、附加收入等;主管部门所属单位集中上缴资金;用于乡镇***开支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社会保障基金在国家财政尚未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以前,先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专款专用。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统一的专户,用于预算外资金收入和支出管理。部门和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必须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支出由同级财政按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统筹安排,从财政专户中拨付,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以预算外资金收入也是来源于收费,不过是预算外收费。我国1993年以前的预算外资金包括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集中的各种专项基金和地方和中央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随着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完善,1993年以后,对预算外收入的范围进行了调整,将拥有法人财产权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集中的资金不再列作预算外收入,1993-1995年预算外资金收入项目只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地方财政收入两项;从1996年开始,电力建设基金、铁路建设基金等中央***性基金(收费)纳入预算管理,加入乡镇自筹、统筹资金;从1997年开始,又取消地方财政收入,增加***性基金收入、国有企业和主管部门收入和其他收入。由此,1997年以后预算外资金收入项目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性基金收入、乡镇自筹统筹资金、国有企业和主管部门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主要是行政事业性收费,2000年占全部预算外资金收入的69.4%。预算外资金主要用于基本建设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行政事业费支出、乡镇自筹统筹支出、专项支出和其他支出,其中行政事业费2000年占63%。
问题八: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核算会计分录一、收入实行全额专户存储
1、取得预算外应缴财政专户款60万元,收存银行
借:银行存款 600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600000
2、将上述预算外资金全额上缴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60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0
3、收到预算外资金管理局按计划拨还的预算外资金18000元
借:银行存款 18000
贷:预算外资金收入 18000
4、本年共收到预算外资金管理局按计划拨还的预算外资金总额55万元。年终,将“预算外资金收入”余额结转到“结余”账户
借:预算外资金收入 550000
贷:结余 550000
二、收入按比例上缴,比例为20%
1.取得预算外应缴财政专户款80万元,收存银行(应上缴80万×20%=16万元,应记入预算外资金收入80万-16万=64万元)借:银行存款 800000
贷:预算外资金收入 640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160000
2.将预算外资金的20%上缴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160000
贷:银行存款 160000
3.年终,将“预算外资金收入”余额结转到“结余”账户
借:预算外资金收入 640000
贷:结余640000
三、收入实行预算外结余上缴专户办法
1.取得预算外应缴财政专户款50万元,收存银行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预算外资金收入 500000
2.用预算外资金支出6万元,以银行存款付讫借:经费支出 6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
3.经估算,本年应缴预算外资金8万元
借:预算外资金收入 80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80000
4.将预算外资金8万元上缴预算外资金管理局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8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
5.年终,将“预算外资金收入”余额结转到“结余”账户(预算外资金收支结余上缴专户后,预算外资金收入余额为50万-8万=42万元)
借:预算外资金收入 420000
贷:结余 420000
问题九: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是否计入事业收入按规定应上缴财政预算的资金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亥资金和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你在百度搜一下事业收入看看吧。
问题十:2.事业单位收到返还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应记入哪一个收入类科目()。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预算外资金收入,是财政部门按规定从财政专户核拨给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以及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直接由行政单位按计划使用的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收入是行政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而取得的一部分财政性资金。收到从财政专户核拨给本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等有关账户,贷记本账户。
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预算内收入分别是什么意思
在财政管理中,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和预算内收入是三种重要的资金来源,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含义和管理方式。
预算收入是政府在预算年度内通过合法途径筹集的归国家支配的资金,确保国家职能的正常运行。预算收入主要包括税收(如所得税、增值税等)、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如税收附加和国有资产出租收入等。
与预算收入相对的是预算外收入,这部分收入并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体系。预算外收入主要包括:地方财政的预算外收入,如工商税附加、地方更新改造资金等;行政事业单位的非预算收入,如公路养护费、科研收入等;以及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一些专项基金收入。
预算内收入则是国家作为行政管理者和资产所有者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包括税收、行政事业性收入以及国有资产的资本性收入,如税收、国有资产出让收入等。
在实际操作中,预算收入的缴库方式多样,如就地缴库、集中缴库和自缴自汇,确保财政资金的及时、准确入库。收到款项后,会根据财政体制规定划分至各级。
理解这三类收入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政府的财政状况和资金管理策略。
关于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含义是什么?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