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如何影响财务报表?
今天给各位分享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如何影响财务报表?的一些内容,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无形资产净值在财务报表哪里
无形资产净值在财务报表在资产负债表中。
新科目下的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应根据无形资产账户余额填列,无形资产账户余额计算公式为: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原值-无形资产摊销额。
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
确认
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资产减值损失”如何在会计报表上反映啊
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各类资产的实际操作处理都是需要财务人员学习处理的,并且公司企业中各类资产的主要内容是有很多的,不一样的资产的实际操作处理也是存在非常大区别的,以下是关于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分录。
1、资产一旦发生减值,即可收回金额小于其帐面价值时,公司企业应该将资产的帐面价值减少至可收回金额,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各种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
月末结转资产减值损失时:
借:本年利润
贷:资产减值损失
2、发生减值后,那么账面价值就要减掉减值金额,即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原值-折旧(摊销)金额-资产减值准备。各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提折旧(摊销)的时候,就要以新的帐面价值为基础计提折旧(摊销)。
3、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能转回。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各项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小于其帐面价值而导致的损失。《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后,以后期间不可以转回,避免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减值准备来调增或者调减利润的可能。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公司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通过对各项资产的测试,判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及其帐面价值,若可收回金额低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则需要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公司企业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理论上都应该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资产减值包括所有资产的减值。但由于资产的性质不一样的,所适用的具体准则也是会不一样的。
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怎么写?
由于应用技术落后或者管理不善等原因都会使得企业的资产减值,对于企业资产减值损失,会计人员该如何做会计分录?
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
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
月末结转资产减值损失时:
借:本年利润
贷: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会计核算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在会计核算中属于损益类科目。
1、资产减值损失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2、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3、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4、资产减值损失=资产账面价值-资产可收回金额,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已提坏账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的区别
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都是属于损益类科目,影响利润,只是对应科目不同。
信用减值损失是指因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其对应科目是坏账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关于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如何影响财务报表?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