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底稿能否作为法律证据?
今天是为大家分享一下审计工作底稿能否作为法律证据?的一些困惑,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试行)
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复核、使用和管理,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第三条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真实、完整地反映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的全部过程,并记录与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有关的所有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及其依据。
审计工作底稿应当记载审计人员实施审计过程中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名称、来源、内容和时间等。第四条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被审计单位的名称;
(二)审计事项;
(三)实施审计期间或者截止日期;
(四)实施审计过程记录;
(五)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摘要及其依据;
(六)索引号及页次;
(七)编制人员的姓名及编制日期;
(八)复核人员的姓名及复核日期;
(九)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记录和证据。第五条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反映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的客观依据;审计工作底稿应当附有审计工作底稿反映的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的证据。第六条审计工作底稿附有的审计证据主要有:
(一)与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资料;
(二)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文书、合同、协议、会议记录、往来函证、公证或者鉴定资料等;
(三)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审计证据。第七条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由审计人员逐事逐项编写,做到一事一稿。第八条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做到内容完整,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用词恰当,格式规范。第九条审计工作底稿中载明的事项、时间、地点、当事人、数据、计量、计算方法和因果关系应当准确无误、前后一致;相关的资料如有矛盾,应当予以鉴别和说明。第十条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之间应当具有清晰的勾稽关系,相互引用时应当注明索引号。第十一条审计人员应当详细审阅审计工作底稿,在确定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完备之后,按照审计项目的性质和内容进行分类、归集、排序和分析整理。第十二条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由审计组组长在编制审计报告前进行复核,并签署复核意见。第十三条经复核审定的审计工作底稿,不得增删或者修改。第十四条审计人员根据复核意见检查审计工作底稿,确有需要改动,应当另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并作出书面说明。第十五条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负责。第十六条审计人员和复核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中记载的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责任。第十七条审计工作底稿未经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不得对外提供。第十八条审计组实施审计结束后,应当及时归类整理审计工作底稿,归入审计档案。第十九条本准则由审计署负责解释。第二十条本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审计署于1996年12月11日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审法发〔1996〕340号)同时废止。
附件:审计工作底稿基本格式
索引号:金额单位:共页第页
------------------------------
|被审计单位名称||
|---------|------------------|
|审计事项||
|----------------------------|
|实施审计期间或者截止日期||
|----------------------------|
|||
|审计||
|过程||
|记录||
|||
|--|-------------------------|
|||
|审计||
|结论||
|或者||
|审计||
|查出||
|问题||
|摘要||
|及其||
|依据|-------------------------|
||审计人员||编制日期||
|--|-------------------------|
|||
|复核||
|意见|-------------------------|
||复核人员||复核日期||
------------------------------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的关系是什么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它是审计证据的载体,可作为审计过程和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形成审计结论的依据。
1、审计证据一般是作为审计工作底稿的附件,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反映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的客观依据。因此,对于根据审计查出问题整理出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附有审计工作底稿反映的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的证据”。“审计工作底稿附有的审计证据主要有:(一)与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资料;(二)与被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文书、合同、协议、会议记录、往来函证、公证或者鉴定资料等;(三)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在编制整理审计工作底稿时应当将获取审计证据的名称、来源、内容和时间等清晰、完整地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并将经过鉴定、整理后的审计证据,附在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之后。
2、审计工作底稿是对审计证据或资料作出专业判断形成的工作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形成的方式是编制,审计人员通过对审计证据和其他相关资料加以分析和综合,编制出审计工作底稿。在此基础上,形成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撰写审计报告。审计中,不管是查出问题还是没有查出问题,只要是审计了的都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因此,审计证据或其他审计资料是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重要依据。审计工作底稿与其附件,即审计人员取得的审计证据、审计资料等共同构成完整的审计资料,审计结束后归入审计档案。
如果有问题,审计证据就体现在底稿中,如果没问题,审计底稿就只记录审计日志,在这个情况下有区别。
关于审计工作底稿能否作为法律证据?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