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升库存周转率?
其实如何有效提升库存周转率?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提升库存周转率的六种方式!
提升库存周转率的策略对优化企业现金流和投资回报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合理处理库存周转率问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库存。
控制库存量在合理范围内。采购部门应基于每月销售计划,制定符合销额变化需求的采购金额计划,同时增加代销或联营专柜供应商的数量,降低整体库存金额。特别注意控制商品类别库存量,将商品分为A、B、C三类,分别设定合理的库存量。库存录入时即应确定商品的周转快慢级别。
加快每个单品SKU的周转次数。采购员需明确其负责商品的销售与利润目标,对商品实行薄利多销与提高毛利率的策略,确保销售额与部门利润同步增长。
滞销商品管理同样关键。通过销售报表,识别低效商品并制定淘汰策略,与供应商合作提出解决方案,如降价促销、调整陈列或进行清仓销售。
提升商品销售额方面,可主动引导市场竞争,建立高效销售团队,实施会员积分返利计划,举办优惠促销活动,优化商品通道陈列周期,并探索更多有利于销售的方案。
控制商品SKU总数需严格,遵循一般销售时段或季节规定,提前处理过季或即将到期商品。增减商品SKU数量应在合理范围内,并制定详细的降价处理原则。新商品引进需考虑清场处理。
提高订货频率也是关键。达到供应商最低送货标准,采用分单送货原则,确保随时库存不足时即刻订货,同时考虑供应商与公司之间的商品SKU数量与送货成本关系,实现高效供应链管理。
综上,提升库存周转率需跨部门合作,统一思想,实时沟通,确保信息共享,共同执行有效策略,以实现库存管理的优化。
如何提高库存周转率
一、提高库存周转率,以下几点可以做重点参考:
第一,选择畅销商品销售。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废话吗?这不是废话,正是由于很多母婴店经营者在进货时,仅凭借感觉及产品盈利能力就决定进货,才导致进了一些不“适销”的品牌,最终产生库存积压。
第二,加快每个单品的周转次数。
我的观点是每个品类、品牌都可以计算出它的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之后,后面的产品就要快速甩卖。例如:一款冬装的进货价是200元,进了10件货,成本就是2000元,销售400元一件,销售5件以后就收回了成本,后面的就要快速甩卖,即使后面5件每件亏损100卖,最终毛利还是有500元。这样,我们就可以又有钱去进新的货品,进入新一轮的赚钱。
第三:滞销商品优胜劣汰。
所谓的店铺的滞销商品,主要是指库龄较大的一些商品。对于滞销商品,我们也要区别对待,判断基准还是要看在保本期还是保利期。通常过了保利期的商品,我们的降价幅度可以小一点,过了保本期的商品,我们就要不计成本甩卖。
第四:提高单品毛利额或是提高顾客人均消费额。
我们知道库存周转率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资金周转率。所以,总体营业额的提升,也能反映库存周转率的提升。
第五:新品上市的引进速度。
有很多母婴店的经营者,是听到某款商品上市之后,别人卖的好了才去进货,我认为这时已经晚了。所以,我们在如何选品牌时,一方面要了解品牌商、经销商,把握产品动态;另一方面也要了解消费者市场需求动态。这样才能具备超前订货能力。
第六:订货频率提高,实行少量多次。
加外库存周转,就是加快资金周转。同样1000块钱,同样的盈利能力。周转的次数越多,这1000元资金的赚钱能力也就越强。所以,对于小店铺,小步快跑,也是可以加快店铺库存的周转率。
二、提高库存周转率的好处
1、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2、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成本*100%
3、平均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4、存货周转率越大说明销售好,但是有时太大,对企业也有不利,回款不及时,产品供不应求及库存短缺,资金周转不灵等,理想比值应该是1:1。
5、存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销售效率和存货使用效率。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企业经营顺利,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存货周转得越快,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也会越少。
扩展资料:
库存周转率的不同表示方法:
1、用售价来计算(便于采用售价盘存法的单位,销售额/平均库存额)
2、用成本来计算(便于观察销售额库存额和销售成本的比率)
3、用销售量来计算(用于订立有关商品的变动、置放商品的场所及销售作业人员计划时,实行单位库存管理)
4、用销售金额来计算(便于周转资金的安排)
5、用利益和成本来计算(以总销售额为分子,平均库存额则用成本计算)
参考资料:库存周转率百度百科
文章分享结束,如何有效提升库存周转率?的相关内容你都知道了吗?欢迎有问题再来本站了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