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如何记录捐赠收入?
大家好,预算会计如何记录捐赠收入?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预算会计如何记录捐赠收入?的知识,下面我们开始吧!
预算会计接受捐赠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预算会计接受捐赠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库存商品等,
贷:固定基金等,
相关运杂费等支出,
借:事业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目的,以预算收支核算为重点,用于核算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属于分配领域中的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非营利组织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的会计体系。作为现代会计中与企业会计相对应的另一分支,预算会计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和各类非营利组织,并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及支出5大类,其中,资产、负债、净资产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和支出称为收入支出表要素。
财务会计预算会计收到现金捐赠收入如何记账
接受现金捐赠怎么记账?
答:企业接受现金资产捐赠时,由于该捐赠项目的价值在捐赠日就已经实现,因此企业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如果接受现金捐赠的企业属于外商投资企业,则核算要求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外商投资企业接受现金捐赠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按接受捐赠的现金金额与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应交的所得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按接受现金捐赠的金额减去应交所得税后的差额,贷记“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科目;年度终了时,企业应根据年终清算的结果,按接受捐赠的现金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与实际应交所得税的差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接受现金捐赠怎么记账?
接受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的现金捐赠会计处理有什么不同?
1、企业接受的捐赠和债务豁免,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符合确认条件的,通常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如果接受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的捐赠,从经济实质上判断属于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作为权益性交易,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对于控股股东和子公司之间的捐赠,从经济实质上判断,这种行为属于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作为权益性交易,相关利得计入“资本公积”科目,这就从财务角度遏止了关联企业之间的利润操纵。
分录是: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
贷:资本公积
2、根据《会计准则解释5号》规定企业接受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符合确认条件的,通常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是,有确凿证据表明属于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作为权益性交易处理,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所以也要看具体的行为实质。
一般情况借: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
有确凿证据表明属于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则,借:银行存款贷:资本公积。
内容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关于预算会计如何记录捐赠收入?的分享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