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损失为负数如何理解?
相信很多人对资产减值损失为负数如何理解?都不是特别的了解,今天就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为负数是什么意思
表示当月有以前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在当月发生需要转回的资产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
主要包括:
1、存货
2、应收账款
3、金融资产
4、消耗性生物资产
除上述资产以外的资产,通常属于企业非流动资产,具体包括:
1.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2.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产
3.固定资产
4.生产性生物资产
5.无形资产
6.商誉
7.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
考虑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资产发生减值后,一方面价值回升的可能性较小,通常是永久性减值;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确认资产重估增值和操纵利润,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记入当期损益。
当发生这种转回同时当月没有其他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也即转回的金额大于计提的金额时,利润表中的资产减值项目就为负数
资产减值损失为负数代表什么意思
资产减值损失负数表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多了,本期冲减就会造成是负数。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其中,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实从公式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影响营业利润的项目一定是影响利润总额的,而如果是影响营业外收支的项目是影响利润总额的,但是不影响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指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利润,是企利润的主要来源。在会计学上,利润可分为毛利润(销货额与已销货物成本之间的差额)、营业利润(毛利润与营业费用之间的差额)以及净利润(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支与所得税之间的差额)。
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区别
1、两者含义不同,营业利润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利润,而净利润是企业当期实现的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税后利润。
2、两者计算公式不同,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成本费用: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区别
二者计算的基础不同,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是亏损总额的对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利润总额的金额里面包含了净利润的金额。
OK,关于资产减值损失为负数如何理解?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