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验证审计证据的有效性?
今天周边号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如何验证审计证据的有效性?,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审计意见的可靠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审计意见的可靠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从被审核方外部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内部获取的更可靠;
2、内部控制健全有效时形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缺失或无效时形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3、直接取得的审计证据比间接取得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4、直接从被审计方的财务会计数据中收集的审计证据比被审计方处理后提交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5、原件形式的审计证据比复印件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6、当来自不同来源和形式的审计证据不一致或不能相互验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增加必要的审计措施,以确定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拓展资料:
1、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
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是审计的对象,也就是审计的内容。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代表着被审单位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或有效性及经济现象(如会计资料)的真实公允性的一种看法。本书第四章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2、收集和评估证据
证据是审计人员用来确定被审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性或有效性及经济现象真实公允性的各种形式的凭据。收集充分、有力的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说,审计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鉴定、综合和利用审计证据的过程。
3、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不偏不倚,实事求是,这是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审计人员只有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作出审计结论、报告审计结果,才能达到审计目标,也才能使审计工作令审计意见的利害关系人信服。
4、制定的标准
所制定的标准是审计的依据,即判断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与否、经济效益如何、经济现象真实公允与否的尺度,如国家颁布的法律、规章和标准,职业团体制定的会计准则(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企业制定的各种消耗定额、计划、预算等。
简述审计证据的基本特征,如何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一般注册会计师在评估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会遵循一系列原则。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得的信息被认为比其他来源的信息更可靠。这意味着,如果审计证据来源于独立第三方,比如政府机构或行业报告,那么其可靠性通常较高。
内部控制有效的环境生成的审计证据相较于内部控制薄弱时生成的证据更为可靠。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在这种环境下生成的审计证据更为可信。
直接获取的信息通常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信息更为可靠。例如,直接目击或亲自检查某一事项,要比通过他人描述或间接证据更具有说服力。
文件记录形式存在的证据,无论是纸质、电子还是其他介质,通常比口头形式的证据更为可靠。这是因为文件记录可以提供清晰、可追溯的证据,而口头证据可能存在主观性和不准确性。
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获取的证据更为可靠。原件通常是最原始和最直接的证据来源,而复印件或传真可能存在数据丢失或篡改的风险。
除了上述原则,审计证据还可以从内部或外部来源获得。内部来源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会议记录、内部控制手册等。这些信息可以提供关于被审计单位运营和财务状况的宝贵见解。
外部来源则包括会计师、律师、行业报告、竞争者数据等。这些信息可以提供额外的视角,帮助注册会计师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效率。
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等审计程序获得的信息也是审计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通过检查存货可以验证存货的存在性,通过询问管理层可以了解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自身编制或获取的信息,如计算表和分析表,也可以作为审计证据。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合理推断得出结论,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关于如何验证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