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息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方式是什么?
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带息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方式是什么?这个问题,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带息票据贴现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带息票据贴现:
借:银行存款(贴现净额)
贷:财务费用(票面利息-贴现利息)
应收票据(面值)
贴现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短期借款利息调整
贷:短期借款成本
票据到期,承兑人的银行存款账户不足支付,银行直接扣掉贴现企业的银行存款,此时帐务处理: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审计对票据贴现:
①到期值=2000000+2000000×2.16%×90/360=2010800(元)
②贴现息=2010800×2.475%×30/360=4147.28(元)
③实得贴现款=2010800-4147.28=2006652.72(元)
这个计算结果与企业账面记录有很大的差异。由于企业在核算中,对于带息应收票据期末未提取利息,因此,审计认为,上年度正确会计分录应为:
借:银行存款2006652.72
贷:应收票据2000000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带息票据
带息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很多时候,企业都会出现对票据进行贴现的行为,这是企业筹措资金的一种方式。那么带息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要怎么做呢?
带息票据贴现的会计分录
带息票据贴现:
借:银行存款(贴现净额)
贷:财务费用(票面利息-贴现利息)
应收票据(面值)
应收票据是由付款人或收款人签发、由付款人承兑、到期无条件付款的一种书面凭证。应收票据按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按其是否附息分为附息商业汇票和不附息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既可以依法背书转让,也可以向银行申请贴现。
什么是带息票据?
1、带息票据是指商业汇票到期时,承兑人除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票面金额外,还应按票面金额和票据规定的利息率支付自票据生效日起至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的票据。带息票据在票面上往往标明一定的利率,该利率用来计算票据所含的利息。票据到期时,企业除了需要偿还票面金额外,还需要支付按规定计算的利息。
利息=面值×利率×票据期限
2、带息票据的利息一般都是在到期时一次性支付,如果利息金额较大,则应于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时计算应付利息费用。
什么是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好了,关于带息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方式是什么?的内容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