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指什么?
其实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指什么?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资产负债表长期投资包括什么
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科目:
1.持有至到期投资:这类投资指的是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持有,并预期在到期时收回固定金额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如国债、企业债券等。
2.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为了应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可能出现的价值下降,企业会根据需要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些资产包括企业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未划分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
4.长期股权投资:这指的是企业对其他单位的股权投资,通常意在长期持有,以实现控制、重大影响或建立密切关系,以及分散经营风险。
5.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针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若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企业会按此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6.投资性房地产:这类房地产旨在通过租金收益或资本增值来获取收益,且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7.长期应收款:包括企业通过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以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产生的应收款项。
8.未实现融资收益:这指的是尚未收到的租金或未获得担保的部分,由于其回收的不确定性,企业会根据谨慎性原则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短期投资则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这些投资的特点是持有期限不超过1年,具有较高的流动性、稳定收益和较低风险。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其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状况,长期投资部分体现了企业用于长期发展的资金投向,具体内容如上所述。
资产负债表中,长期投资包括哪些具体科目
资产负债表中,长期投资包括以下科目:
1、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包括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
2、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核算公司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时计提的减值准备。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企业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
4、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企业对其他单位的股权投资,通常视为长期持有,以及通过股权投资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
5、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是针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而言的,在期末时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的原则来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6、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7、长期应收款
长期应收款指的是企业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和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应收款项。
8、未实现融资收益
未实现融资收益是指未收到租金并未获担保的部分,因其是否能按期收回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按照稳健性原则的要求对预期收益就不计或少计,而且对于超过一个租金支付期未收到租金的应停止确认融资收入,其原已确认的融资收入应予以冲回,转作表外核算,这样处理有助于抵消管理人员和所有者的乐观主义情绪,以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更有利地评价风险。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