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实现利润的限制是什么?
关于未实现利润的限制是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周边号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
利润可以分为已实现利润和未实现利润,什么是未实现利润
未实现利润指只完成了集团企业内部的销售,而未实现真正的对外销售,比如从总公司销售给了子公司,或从集团内A公司卖给了B公司,这时的利润还是集团内部的,只有最终销售给了集团外的单位或个人,才能实现整个集团的真正利润,否则这种内部销售A的收入是B的成本,这就是所谓的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
未实现利润是相对于未实现损益来讲的,并没有专门的原因就在此,而未实现损益是专指内部交易损益,关于内部交易损益,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我国仅对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进行了会计规范,并且将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全部调整合并净利润。当时受母公司理论的影响,计算合并净利润时已扣除少数股东损益,故未实现损益的抵销不会影响少数股东损益;而对于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处理,未进行规范。2007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对权益法的规范进一步完善,新准则有关理念及规定导致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发生了相应变化。
拓展资料:
实现利润:
实现利润是指企业剩余产品价值的转化形态。在企业财务上,它表现为企业的销售总额或劳务收入总额扣除成本和流转税后的余额。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企业的实现利润不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主要指标,职工工资也不同实现利润挂钩,因此实现利润就不可能成为企业追逐的主要目标,也不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根本改变。但是国家和企业在实现利润之间怎样分配,怎样调控企业对上交国家以后留利的运用等问题,还有赖于在"利改税"、承包制等基础上发展完善。在实现利润的分配上,应该朝有利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向发展。
什么是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是指在一个集团企业内部进行的销售交易,这些交易虽然产生了利润,但并没有实现对外销售,因此这些利润并没有为集团整体所真正实现。例如,当一个公司的总公司向子公司销售商品,或者集团内的A公司向B公司销售商品时,虽然发生了销售行为并产生了利润,但这些利润仅存在于集团内部,并未真正实现对外销售。只有当这些商品最终被销售给集团外部的单位或个人时,这些利润才真正地为整个集团所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集团内部的一个公司的销售收入是另一个公司的成本,这种内部交易导致的利润就是所谓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好了,关于未实现利润的限制是什么?的内容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