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非营利组织捐赠收入如何处理?
相信很多人对民间非营利组织捐赠收入如何处理?都不是特别的了解,今天就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民间非营利组织捐赠收入账务处理怎么做
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称为民间非营利组织,他们主要是依靠捐赠获得活动资金,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到捐赠的业务,一般通过捐赠收入科目核算,具体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民间非营利组织捐赠收入的会计分录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科目: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限定性净资产、非限定性净资产、受托代理资产、受托代理负债、业务活动成本等。
捐赠收入的核算
(1)接受捐赠时,按照应确认的金额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短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2)如果限定性捐赠收入的限制在确认收入的当期得以解除
借: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贷: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3)期末,分别结转余额(结转后捐赠收入无余额)
①借: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贷:限定性净资产
②借: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贷:非限定性净资产
短期投资是什么?
短期投资是指企业购入的各种能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包括各种股票、债券、基金等。短期投资是企业用活资金的一种策略,当企业拥有的货币资金过多时,存在银行又不太合算,就可以用部分资金作短期投资,买股票、券之类的有价证券,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短期投资属于流动资产,它具备下列特点:
1、该投资必须随时可以上市流通。
2、有意在一个会计年度之内将其转变为现金。
3、容易变现。
4、持有时间较短,短期投资一般不是为了长期持有,所以持有时间是不准备超过一年。但这并不代表必须在一年内出售,如果实际持有时间已经超过一年,除非企业管理当局改变投资目的,即改短期持有为长期持有,否则仍然作为短期投资核算。
5、它是不以控制、共同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实施重大影响为目的而作出的投资。
社会团体捐赠收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社会团体主要是指以非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比如慈善机构。社会团体取得捐赠收入时,应怎么做账?
社会团体捐赠收入怎么做账?
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了核算其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所取得的收入,应当设置“捐赠收入”科目;并按照捐赠收入是否存在限制,在“捐赠收入”科目下设置“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分别核算限定性捐赠收入和非限定性捐赠收入。
社会团体,是指为一定目的由一定人员组成的社会组织。是以非营利为目的社会组织。如宗教、科技、文化、艺术、慈善事业等社会群众团体。成立社会团体除需要一定数目的人员组成以外,还要制定章程、到有关机关登记,有的还须依法申请许可等。
接受捐赠的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等(按确认的捐赠货物的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营业外收入(按接受捐赠的非货币资产含税的公允价值)
非货币性的公益性捐赠: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对于公益性捐赠,税法上的处理方法:
确认视同销售收入及视同销售成本,用视同销售所得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用会计利润计算捐赠限额,与捐赠成本(视同销售成本+视同销售的销项税)进行比较,捐赠成本若高于捐赠限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直接捐赠是否可以税前扣除?
除直接向承担防治任务的医院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物品之外,企业发生的直接捐赠支出,不能税前扣除。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应当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
好了,关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捐赠收入如何处理?的内容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