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会计资讯

会计人员为什么要评职称?

会计人员评职称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实话实说,企业里面的会计人员评职称并没有高校里的老师、医院里的医生护士,还有中小学的老师评职称那么重要。原因很简单,会计人员的职称与他们的工资收入一般不直接挂钩。即便如此,会计人员普遍都把职称看得很重,大多数人都在锲而不舍地提升自己的职称。看得重呢,我觉得也是应该的,职称对会计人员来说,的确有它的重要性。

最起码有一点,《会计法》是有明确规定的,会计人员要成为企事业的财务机构负责人,需具备中级会计师以上职称。这也就是说,会计人员要想在职场发展得好一些,最起码要获得中级会计师职称。这个中级职称等于是会计人员实现职场跃升的敲门砖。可以这么说,要是一个会计人员连中级会计师职称都拿不下来,他在会计职场的发展定然是受限的。这意味着会计职称关联会计人员职场晋升的门槛。

除这以外,会计职称能体现出会计人员持续学习、坚持学习的意识。考会计职称是有工作年限要求的,如考中级会计师职称,需本科毕业参加会计工作五年后,或研究生毕业参加会计工作两年后。这个年限设定现在可能变化了,但不管怎么变,只要仍存在类似的年限要求,它就让会计人员获取职称变得难了些。

喜欢考证的会计人员应该有个共识:考证,越年轻越好过。年龄越大,俗事会多,杂务会多,心里面的挂念也会多,这时让会计人员把会计职称考试应付过来,并不容易。更何况,现在中级会计师考试的难度已非常大了,通过这个考试并不容易。

通过中级会计师考试之后,如果还想评高级会计师职称,还得要考《高级会计实务》。但要获得参加这个考试的资格,需再过五年才行。大家不妨想一下,到这个时候会计人员的年纪都多大了呢?本科毕业是22岁吧,工作五年后就已27岁了,就算27岁时一次性通过了中级会计师考试,再过五年,那都32岁了。都32岁了,再让会计人去参加考试,这本身就是一种考验。唯有坚持学习、不断学习,在会计专业领域执着耕耘的人才能有耐力把这一科科的考试应付过去。

参加会计职称的评定,还有一点作用,它能展现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职称的获得方式是多样的: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都是以考代评,考试过了就给发证;高级会计师职称的获取是考评结合,又得考,又得评;正高级会计师的获取是以评审为主。通过考试自然需要会计人员专业功底比较扎实,职称评审的要求又是什么呢?评审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会计人员参加高级会计师、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审,需具备有一定层次的任职资格。如果某个会计人员就是一个普通的出纳人员、普通的会计核算人员,他要想通过高会和正高会的评审那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评高级职称时对会计人员任职资格提出的要求。

第二,论文发表的要求,需发表几篇论文。倘若没有经过论文写作的专业训练,会计人员要发表论文是不容易的。

第三,评审有答辩环节,答辩环节需要回答专业的问题。这些专业问题一般是实务方面的问题,开放式的问题。在答辩这一刻,现做准备是来不及的,也无从准备。答辩环节不仅可以考察会计人员专业积累是否丰厚,还可以考察考察会计人员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是否过关。所以,会计人员要想能取得高级会计职称,就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不能简单地认为,职称若不是考试得来的,就没有含金量。高级职称即便不(全)是考试得来的,会计人员要获得参评资格,前面总得一层层地考试过关吧。只有前面的考试过了,会计人员才能获得后面评审的资格,而评审本身又是有硬性要求的,这些要求会过滤掉很多综合素质不高的会计人员。这么说下来,你还会觉得评审得来的职称含金量不高吗?

再还有一点,会计职称实际上也是会计人员的一种职业荣誉。会计人员出去后,说自己是高级会计师、正高级会计师职称,别人多半会高看他一眼。能获得高级职称,代表着这个会计人员在会计职场的地位基本奠定。对这样的地位,大众基本上都是认可的。

相关问答FAQ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