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损失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其实资产减值损失如何进行会计核算?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损失如何做会计分录
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一般是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若是长期股权投资发生了减值现象,具体应怎么做会计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损失分录
当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以上分录处理中,将计提的减值准备已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处置投资时,减值准备只是作为一个抵减科目,并没有转入到其他科目中。
例如,长期股权投资原值200万,已提减值准备10万,处置得款180万,该笔款项已全部收到,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180
投资收益10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0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200万
知识拓展:资产减值损失属于什么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在会计核算中属于损益类科目,是指因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造成的损失。
企业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应设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各种资产减值准备
月末结转资产减值损失时:
借:本年利润
贷:资产减值损失
注意: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需要等到处置时才能转出。
资产减值损失的数额等于资产账面价值和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即资产减值损失=资产账面价值-资产可收回金额。
固定资产评估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1、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或处置固定资产时,应通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需注意的是,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固定资产评估增值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企业评估固定资产时,对于固定资产增值,应通过资本公积科目进行核算,相关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固定资产评估增值如何做账?
借: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表明固定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且能在一年以上的时间里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
资本公积包括哪些内容?
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
1、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2、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是指企业因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3、接受现金捐赠,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4、股权投资准备,是指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等原因增加的资本公积,企业按其持股比例计算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5、拨款转入,是指企业收到国家拨入的专门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的拨款项目完成后,按规定转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企业应按转入金额入账;
6、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接受外币投资因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
7、其他资本公积,是指除上述各项资本公积以外所形成的资本公积,以及从资本公积各准备项目转入的金额。债权人豁免的债务也在本项目核算。
资产减值损失如何进行会计核算?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内容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再来本站了解知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