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等式的四大基本关系是什么?
其实会计等式的四大基本关系是什么?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会计等式反映了什么关系
会计等式(Accounting equation):是揭示会计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数学表达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恒等式。
会计等式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反映利润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扩展资料:
任何企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定有一定数量的资产。而每一项资产,如果一分为二地看,就不难发现,一方面,任何资产只不过是经济资源的一种实际存在或表现形式,或为机器设备,或为现金、银行存款等。
这些资产都是按照一定的渠道进入企业的,或由投资者投入,或通过银行借入等,即必定有其提供者,显然,一般人们不会无偿地将经济资源(即资产)让渡出去,也就是说,企业中任何资产都有其相应的权益要求,谁提供了资产谁就对资产拥有索偿权,这种索偿权在会计上称为权益。
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会计等式:资产=权益
这一等式表明,会计等式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资产和权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归企业所有的一系列财产(资产);另一方面是对这些财产的一系列所有权(权益)。
而且,由于权益要求表明资产的来源,而全部来源又必与全部资产相等,所以全部资产必须等于全部权益。
而权益通常分为两种:
1、以投资者的身份向企业投入资产而形成的权益,称为所有者权益。
2、以债权人的身份向企业提供资产而形成的权益,称为债权人权益或负债。
这样,上述等式又可表达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就是基本的会计等式,然而上述等式仍存在不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等式
经济师必会的会计四大等式是什么
【导读】会计四大等式是财会人众所周知的,无论是经济师还是会计师等,都必须学会使用和进行必要的核算,当然,这几大等式是简单的数学表达式,所以学起来并不难,下面就把经济师必会的等式给大家进行一下详细的说明。
会计等式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资产=权益。会计等式是揭示会计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数学表达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它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具体而言,它表明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都是由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的。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称为财务成果等式,它反映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这一等式综合了企业利润分配前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联系。
关于经济师必会的会计四大等式,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已经学会了,这四大等式在日常的账务处理、会计分录编写中都会用到,希望大家赶紧学起来,加油!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关于会计等式的四大基本关系是什么?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